為了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幫助市民科學的看待食品安全問題,今天,江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青年志愿者走進鎮江市多家菜市場,開展 “關注食品安全,倡導健康生活”主題志愿活動。
“你說,這食品咋就不安全了呢?”今天上午,志愿者們來到鎮江五條街菜市場,對從業人員感到困惑的問題進行專業解答,并向市場從業人員發放食品安全基本知識宣傳冊。隨后,志愿者們向從業人員和過往市民發放了食品安全調查問卷。在討論環節,志愿者們與市民一起討論了臺灣塑化劑、北京黑心烤鴨等食品安全事件,并對事件進行了分析解讀,幫助市民正確的看待這幾起事件。活動最后,志愿者們還現場播放了一段食品安全教育視頻,教居民們如何正確清洗瓜果蔬菜上殘留的農藥。
“最近顧客老是問我這蔬菜有沒有添加劑,我也不大懂。”賣蔬菜的王阿姨告訴記者,食品安全問題曝出來后,不少顧客都會問她賣的西瓜蔬菜安全不安全,但自己不懂專業知識,只能反復強調自己的蔬菜無害,根本就無法打消顧客顧慮。“這下好了,以后顧客再問我,我就知道怎么回答他們了。”對于志愿者們的到來,市民們也表示了歡迎。“聽大學生們介紹之后,我覺得食品安全其實真沒什么好擔心的,真希望大學生多開展類似的活動”,市民李先生感慨的說。
“江大綜合市場、南門外大街菜市場,還有四牌樓和永安菜場……”說起鎮江的菜市場,團隊負責人高蕾如數家珍。高蕾告訴記者,經過這段時間對這些菜市場的調查走訪,發現大家對食品安全都很重視,但無論是食品從業人員還是普通市民,對食品安全都只是一知半解。“我們還將回各自家鄉進行調查,最終形成《市民食品安全認知現狀報告》”,據高蕾透露,志愿者們將根據報告的結果,確定進一步行動方案。
記者了解到,食品安全問題爆發以來,為了消除市民對食品不安心理,江蘇大學青年志愿者積極采取行動,他們先后開展了“柴米油鹽、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進社區”、“食品安全、從我做起”等一系列活動。
針對食品安全問題,記者專程走訪了江蘇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系主任崔恒林,他表示,國家立法及食品檢測體系已經比較完善,基本上可以保證食品安全。他同時建議,“食品安全”應該從源頭抓起,給予農民和生產者足夠的技術支持,嚴格監管,將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