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昨日正式列出二三線限購城市排查建議5條標準:6月份國家統計局新建住房價格指數同比增幅或1-6月新建住房價格指數月環比增幅較高、排名靠前的;6月份新建商品住房均價比去年年底漲幅超過或者接近全年房價控制目標的;1-6月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同比增幅較高的;位于已限購區域中心城市周邊,外地購房比例較高的;存在房價上漲過快、調控政策執行不嚴格等突出問題,社會反映強烈的。
按照住建部要求,符合上述2條標準以上的城市,建議列入新增限購城市名單。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8月初,他們已接到了住建部相關通知,要求在8月20日之前對上半年轄區內各城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對調控政策落實不到位、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進行約談。已實施住房限購措施的城市要繼續嚴格執行相關政策;限購范圍僅限于城市局部區域、部分房屋類型等的要盡快調整,從嚴執行。
“我們已根據住建部要求對上半年全省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進行了匯總,并對新增限購城市進行了自我排查,會按時將所有情況進行上報。”該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他同時透露說,住建部將于下周來江蘇調研。“是一次圍繞房地產市場的綜合調研,當然也包括圍繞限購的調查。”不過,他拒絕透露相關限購排查結果。
數據表明,今年領頭羊房地產企業上半年銷售量同比50-60%的增長,全部都來源于二、三線城市的貢獻。與此同時,1-7月全國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也以二三線城市居多。正是在此背景下,國務院于7月12日出臺了“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有必要實施限購”的新政。
官方定論未出之前,坊間關于新一輪限購城市的猜想如火如荼。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告訴記者,按照他們的預測,僅有少數三線城市有可能加入限購陣營,數量不會超過20個。
中國指數研究所依據其百城房價指數預測說:新增限購城市將達10-20個。按照該機構統計,當前未出臺限購措施但房價較高的前10個城市為珠海、臺州、昆山、張家港、湖州、嘉興、吳江、常熟、江陰、揚州,江蘇占了6個,這些城市出臺限購的可能性也更大。
鏈家地產昨日出爐的預判結果則是:新增限購城市會達到30-35個左右。
南京鏈家地產總經理黃月平介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秦皇島、贛州、常德、丹東、煙臺等13個二三線城市6月房價同比漲幅5%以上,并且連續三個月同比漲幅超過5%。據鏈家市場研究部統計,秦皇島、哈爾濱、徐州、濟寧、銀川、濰坊、北海、柳州等17個城市今年上半年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上漲幅度在20%以上。
另外,部分城市位于已限購的一線或省會城市周邊,其擁有到達重點城市交通便利,本身也具有得天獨厚的位置、環境、經濟發展等優勢,如揚州、東莞、嘉興等,同時房價和重點城市相差較大,因此外地人購房比例較高,導致近期房價上漲較快。綜合評判之后鏈家發現,秦皇島、濰坊、柳州、煙臺、揚州、東莞等14個城市滿足了兩項以上的限購標準。
有業內人士也透露說,雖然江蘇多個城市都被外界“點名”,但最有可能的還是揚州,1—7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漲幅超過平均數的城市,在我省只有揚州。
南京工業大學不動產研究所副所長吳翔華坦言,“五條標準”其實概念模糊,這對新限購名單的確立會比較難。“以‘外地人購房比例較高的城市’這個標準為例,句容的不少樓盤由南京人購買,但考核又是針對整個鎮江市。”他認為,每一輪限購其實是讓房產泡沫向下傳遞的過程,二三線城市買不了,投資客又將轉戰到三四線城市,房價又被迅速推高,“最好的限購辦法其實有兩種,一是對全國所有城市限購,形成一種制度;二是不限購,對二手房交易征收高額資本利得稅。沒錢可賺,自然就不會有人炒房了。”
黃月平則建議,應加快完善房地產相關信息系統,此為限購深化得以執行的基礎。“例如限購執行較嚴的北京和上海,都具備相對成熟的新房和二手房的網簽系統,并且能夠與權屬相關系統進行聯網,因此對于購房人擁有的房產情況能夠進行快速信息的查詢和核實。否則,限購政策即便建立,也有漏洞可鉆。”
但業內人士多認為,一旦限購政策向二三線城市延伸,將有利于調控作用疊加顯現。住宅價格因失去投資性購買需求推動,將加速下行。
來源:新華報業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