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間做企業 生態與生產同步優化
“山水之間做企業”,這是濱湖區委書記朱渭平一篇論文的選題。青山綠水間,企業如何做?朱渭平認為,既要與世界接軌,更要契合濱湖生態地理特點。
太湖岸線無錫段幾乎全在濱湖區境內,為了不給太湖保護區增加生態負擔,濱湖區80%的傳統制造業工廠被搬遷,同時崛起了無錫(國家)工業設計園、太湖科教產業園等五大品牌園區,培育了工業設計、軟件服務外包等八大戰略主導新興產業。
工業設計算得上濱湖發展最早的新興產業。2004年開園的無錫(國家)工業設計園,是國內首家以工業設計為主題的高新技術專業化園區。2.5平方公里的園區高舉“創意”旗幟,吸引了無錫汽車設計中心、中科院軟件研究所、英國歐洲設計聯盟等210家設計研發企業入駐,形成了以汽車設計、集成電路設計、建筑設計等為特色的創意產業格局。2010年產出設計成果525項、轉化產品110項,業務總收入88億元。太湖科教產業園則聚集了376家研發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去年園區總收入20億元;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區則是無錫首個省級生物醫藥特色園區,已有全球干細胞數據庫等高端企業入駐。
產業結構提升,為生態與生產同步優化打開了空間。“十一五”期間,濱湖區投資42.6億元開展規模空前的生態修復,全區新增造林綠化面積近5萬畝;總面積約680公頃的長廣溪濕地公園是無錫首家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精心制作的太湖流域河流濕地系統獨具示范意義;全區環境優美鄉鎮達標率100%,而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的中瑞低碳生態城,在全國首次將新能源、水資源循環、廢棄物處理等生態技術進行整片區域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