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南京市建設工程信息網掛出一則招標公告,內容并不起眼,是地下污水管線改線施工。然而施工地點卻是在江蘇大劇院。由此,記者了解到,江蘇大劇院的選址意向已定,不會建在玄武湖邊,而是花落河西,將和奧體中心和金陵圖書館做鄰居。
以后地鐵一號線的奧體中心站可能算是南京最有文化氛圍的地鐵站:想去大劇院欣賞音樂劇,去奧體中心游泳打球,去金陵圖書館看看書,坐地鐵到這一站都可以實現。
江蘇大劇院
確定不建在玄武湖
23日掛出來的這則招標公告顯示,一度有所淡化的江蘇大劇院建設問題,再次提上議事日程。
此前,江蘇大劇院曾經選址玄武湖畔,甚至連設計方案都已經拿出來讓公眾評選了。在這個位置建大劇院,許多專家和市民提出異議:玄武湖和紫金山將連成一片打造中央公園,出現這么大體量的一個建筑,并不合適。對整個風景區的風貌可能都有影響,而且周邊交通也不方便。
基于各種原因,相關部門否決了大劇院建在玄武湖的方案。
然而23日出來的這份“江蘇大劇院地下污水管線改線施工”招標公告上,招標人是江蘇大劇院工程建設指揮部,招標人地址寫著:南京市陽光路3號太陽宮賓館內3樓8309。
難道說,大劇院仍然建在玄武湖,不搬了?
記者聯系到招標單位的工作人員,對方告知,這個招標人地址寫的其實是江蘇大劇院工程建設指揮部的辦公地點,并不是大劇院的建設地點。“不會建在這兒了。這是已經定的事。”
規劃未公示
怎么就要施工?
公告還牽出了一個疑問,這個江蘇大劇院的項目,明明沒有規劃公示過,怎么就已經出了招標公告?
記者看到,公告上寫著:新建項目江蘇大劇院工程已經立項部門批準建設。工程所需資金來源是財政撥款,現已落實。本工程對投標申請人的資格審查,采用資格預審的方法選擇合格的投標申請人參加投標。
江蘇大劇院的建設單位南京紫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人士告訴記者,現在招標的施工項目與大劇院建設本體并無關系,而是該地塊下面有市政的污水主干管,通往江心洲的。“現在是要把污水管遷出去。”據介紹,這塊地原本就是文化產業預留用地,即使不建大劇院,也要建其他文化產業,還是要遷走污水管。
選址奧體旁
土地正在辦手續
江蘇大劇院究竟將建在哪里?有關人士介紹,目前的選址意向是在奧體中心的西側,金陵圖書館旁的一塊空地上。建成后,南京這三大重量級的文化公眾設施全聚在一塊,滿足市民諸多文化需求。
目前,這塊地還屬于河西指揮部,江蘇大劇院的用地相關手續正在辦理中。“只有等土地規劃手續齊全了,才能談到接下來的大劇院設計方案招標。”該人士透露,由于原先拿出來讓公眾評選的九大方案,全都是結合玄武湖畔的地形做的,因此設計方案肯定得重新來做。
與太陽宮相比,奧體中心旁的位置顯然更合適。交通也很方便,地鐵一號線坐到底站奧體中心站,出來走幾分鐘就可以到達。
投資20億
體量不會很龐大
搬到河西新城,是不是大劇院的體量也會隨之增大?根據公告內容,江蘇大劇院工程的投資額約20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記者了解到,這個建筑面積還是按照原先的老方案測算出來的。不過,有關人士表示,搬到河西之后,建筑的體量也不會增大。“第一,這塊地的面積并不比太陽宮地塊大,第二,投資額度也沒什么變化。”他認為,建設大劇院也并不需要一味求大,重要的還在于它的設施功能。雖然外觀會有所不同,但對于功能的要求應該還和原先差不多。主要包括歌劇院、音樂廳、劇場、多功能廳,以及餐廳等其他配套設施。
歌劇院要求采用建筑自然擴聲的方式,即使在最偏遠的座位,觀眾也要可以清晰辨認演員的面部表情。劇場、音樂廳也都必須為觀眾提供好的視聽效果,通過混響控制、聲學系統設計保證質量。各個大小不等、功能各有側重的廳可以滿足各類不同的文藝團體演出。
爭議
到底“選址在哪”
2010年7月 選址太陽宮
2010年7月,關于江蘇大劇院的九大方案在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里展出,征詢公眾意見。這是首次表明江蘇大劇院要落戶太陽宮。
這些方案除了有一個是國內設計之外,其他都是國際頂尖設計師所設計的,或是中外合作的產物,設計師中,有院士、有國家大劇院的設計者。設計方案中,有宛如一朵水中盛開的白蓮花;有取意于中國古代樂器——塤,像是幾只巨大的塤散落在湖邊的;也有龍飛鳳舞的。
2012年3月 選址河西
今年3月,現代快報獨家報道了江蘇大劇院不建在太陽宮,選址更傾向河西一事。當時據知情人士透露,重新選址是因為考慮到在玄武湖和紫金山兩大著名風景區里搞這么一個大體量的工程,并不合適。至于大劇院建在河西哪里,還沒定。
2012年5月 選址玄武區
今年5月24日,有媒體報道稱,江蘇大劇院目前仍選址玄武區。然而現代快報調查發現,這個消息來源5月23日在南京市政府網站上一份文件——《2012年南京市服務業發展目標及服務業重大項目計劃》,計劃列出了“江蘇大劇院”這個項目,地點寫的是“玄武區”。
南京市發改委稱,考慮到負責這個項目的南京紫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注冊地址是在玄武區鎖金村街道,因此在排項目表時,就把建設地點寫成了玄武區。(孫蘭蘭 趙丹丹)
實習編輯:范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