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并解釋了去年經國務院批準的《江蘇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及《江蘇省海島保護規劃(2011-2020年)》兩份文件的內容。
海洋功能區劃是《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洋環境保護法》確立的一項重要海域管理制度,是科學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最重要的依據和調控手段。江蘇省有海岸線954公里,海域面積3.75萬平方公里,擁有豐富的灘涂資源、生物資源、港口資源和海洋能資源。2002年1月,《海域使用管理法》頒布實施,至2012年底,江蘇省已經成功實施了兩輪為期各五年的海洋功能區劃,共確權用海2000宗,總面積約31.8萬公頃。
據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沈毅介紹,新一輪的海洋功能區劃將全省管理海域劃為連云港海域、廢黃河三角洲海域、輻射沙洲海域和長江口北部海域4個重點區域。區劃總面積34766.15平方公里。《區劃》共劃定8類一級類海洋功能區,132個功能區單位(其中農漁區20個,港口航運區27個,工業與城鎮建設用海區27個,旅游休閑娛樂區17個,海洋保護區15個,特別利用區22個,保留區4個)。港口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為保障港口建設,在新一輪的海洋功能區劃中,港口航運區總面積約占區劃總面積的3.8%,能充分滿足連云港港、洋口港、大豐港、呂四港等重點港口工程的建設需要;為促進新城鎮建設,新一輪的海洋功能區劃劃定了工業與城鎮建設用海面積約占區劃總面積的4.3%。在注重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新一輪的海洋功能區劃也更加強調海洋環境保護,劃定了總面積約38萬公頃的15個海洋保護區和總面積約35.18萬公頃的4個保留區,并對這些區域提出了嚴格的海洋環境保護管理要求。
江蘇雖是海洋大省,但只有海島26個,僅略多于上海和天津,海島資源彌足珍貴。新近批準的《江蘇省海島保護規劃(2011-2020年)》覆蓋了江蘇省全部26個海島和輻射沙洲海域。首先突出了海島分類保護的理念。4個有居民海島中,將連島和羊山島規劃為特殊用途區域和優化開發利用區域,永隆沙和興隆沙整島規劃為優化開發區域。22個無居民海島規劃為保護類海島和適度利用類海島。其次明確了海島分區保護的要求。劃分出海州灣海島區、輻射沙洲海島區和長江口北支海島區等3個區域,實施分區保護利用。
此外《保護規劃》也更合理地設置了海島重點工程布局。共設置8類24項重點工程,其中海島資源和生態調查評估工程1項,海島典型生態系統和物種多樣性保護工程4項,領海基點海島保護工程1項,海島整治修復工程8項,邊遠海島開發利用工程3項,海島防災減災工程4項,輻射沙洲水下地形動態監視監測工程1項,海島監視監測工程2項,總投資估算19.52億元,涉及省內26個海島和輻射沙洲海域。(記者 郭君)
實習編輯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