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連云港在蘇州隆重舉行了連云港?蘇州深化區域合作推進產業發展懇談會,蘇州是連云港蘇南系列懇談會的第一站。
作為江蘇唯一的濱海城市,連云港無疑是沿海發展的重中之重。國家東中西部合作示范區、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江蘇沿海開發、長三角一體化,多項重要戰略在此的疊加,使創新、改革成為港城的焦點所在。
如何在東部沿海新一輪開發開放戰局中拔得頭籌?在擁有一批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級出口加工區、省級開發區、保稅物流中心等各類功能園區載體的基礎上,眼下,連云港精心布畫新型產業格局,致力成為蘇北新型工業化的排頭兵:數百平方公里的低產鹽田,期待重化工業、大型裝備制造等臨港型、基地型項目的落戶;石化產業配套企業虛位以待;特種鋼材、高性能鋼管及金屬制品等產業亦有環境優良的產業園區開門迎接……
就在7月,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出臺,只為鼓勵各類優質資本要素匯聚于此。“敞開大門來談合作”,懇談會上,有來自世界500強、國內500強的137家企業代表認真聽取了連云港在產業硬、軟環境,公共服務以及扶持優惠政策方面的精彩推介。 連云港不斷完善的綜合配套,使之成為極具潛力的投資福地。
承接產業轉移,實現發展。從單向扶貧、四項轉移到南北共建開發區,連云港與蘇南南北掛鉤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蘇南的發展理念在連云港落地生根,成為率先發展的推進器。
2012年以來,在78個新開工500萬元以上蘇南產業轉移項目中,僅蘇州就超過“半壁江山”達到40家,項目總投資61億元,由產業轉移而實現的稅收為8億元。過去的十年間,連云港承接蘇州項目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產業轉移項目506個,總投資407億元,實際引資155億元。成立于2010年的灌南工業園即是蘇連合作的范例。
作為省內最大港口,連云港擁有海陸空的立體交通體系,并朝著更加便利化的方向努力:京滬高速直通蘇南多座城市;連鹽鐵路有望年內開工建設,連淮揚鎮鐵路、徐宿淮鹽鐵路力爭明年開工建設;航空也在起步。
山海相擁、生態宜居同樣是連云港在發展中追求的。對現有產業進行排查,新引進的嚴格“會審”,摒除低水平、高能耗、重污染產業的轉移,這是連云港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堅守的原則。“我們要完成一個漂亮的轉身,這里的漂亮自然要指良好的環境,給我們的環境做加法。”連云港市委書記李強認為發展的同時,生態必須一同前行。
本次懇談會上,連云港與蘇州將達成產業合作項目28個,總投資達到213.7億元。其中有6個區域合作項目簽約,包括東海經濟開發區與常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作共建東海創業產業園,新浦區經濟開發區與昆山市千燈工業園簽署區域產業合作和園區共建。(通訊員 徐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