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清晨,刺骨的寒風肆無忌憚地呼嘯著。當大多數人還在溫暖的被窩中酣睡時,劉寧已經早早地起床,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劉寧,揚州大學大四的學生,由于揚州大學正在普及空調系統,他便通過招聘成為了施工方揚州新力電器公司的一名現場助理。記者于是跟隨他,開始了一天的“空調工”之行。
走廊里,空調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組裝空調。看著老師傅熟練地包扎著管子,小劉提出也想幫幫忙,老師傅樂呵呵地答應了。但是見包扎的速度就是跟不上老師傅,小劉顯得有些沮喪。“哈哈,這個其實沒有多大技術含量,熟練后就快了。”老師傅拍拍小劉的肩膀。
在小劉再次檢查保險繩無誤后,老師傅爬上了狹窄的窗臺。只見他腰綁保險繩,吃力地捧著室外機半蹲在窗臺沿上,臉漲得通紅。“一!二!三!”老師傅使出全身力氣一送,平臺上的工人趕緊伸手接住,推到支架上。
直到看著師傅裝好外機回到房間,小劉才松了口氣。他告訴記者,由于置放外機的平臺狹小、內凹,夾在兩個窗臺之間,再加上大風的干擾,搬運室外機的工作變得極其艱難。“這些室外機的重量都要接近90斤,師傅們真的很不容易!”
一直忙到晚上六點半,小劉和師傅們才下班。這時,天已經黑了。晚飯時,小劉和記者聊了起來。小劉告訴記者,空調工平日里的工作十分辛苦,周末也沒有固定的休息。“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小劉說道,“當你吊在空中的時候,整條命就系在一根繩子上。”然而,在被問及以后是否也要從事空調方面的工作時,小劉的回答卻很從容。“這是肯定的,我學的就是這一行嘛。”
27日下午,揚州大學水能學院舉行了感恩活動,同學們紛紛寫下對空調工人們的關懷和謝意,并用黃絲帶系在樹上,場面甚為壯觀。雖然空調師傅們沒有親臨現場,但是同學們并沒有忘記那些為自己帶來溫暖的人。“同學們都挺親切的,昨天下午甚至有同學給我們送來了康乃馨。”徐師傅告訴記者,“這些其實都是我們的職責,應該的,同學們客氣了。”
現場負責人張新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一定拿出最大的熱情投入安裝工作,絕不辜負同學們的期望,爭取在12月10日前完成最后的調試,讓大家過一個溫暖快樂的冬天。”(通訊員 張宇明 竺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