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資助學必須和學生錄取脫鉤
昨天,省教育廳下發《關于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問題的實施意見》,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按照適齡兒童、少年數量和學校分布情況,科學劃定學校服務范圍,堅決禁止到服務范圍以外的公辦學校擇校;禁止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種學科類實驗班名義招生,禁止學校為選拔學生舉辦或參與舉辦各種培訓班,禁止學校以任何名義和方式收取擇校費。繼續執行把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并逐步擴大比例;中考招生必須公布招生范圍、時間、計劃、程序等重要信息。
嚴禁舉辦與招生入學掛鉤的“占坑班”
嚴禁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省教育廳再次提出堅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強化以縣(區)為主管理,切實規范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和收費行為,嚴禁捐資助學與錄取學生掛鉤,嚴禁向學生收取與入學掛鉤的任何費用。堅決杜絕學校設立小金庫和賬外賬。學校不得以任何形式違反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向學生收取費用。學校接受的正常捐贈收入要全部納入學校預算,統一管理。嚴禁舉辦與招生入學掛鉤的“占坑班”,即通過參加培訓獲得入學便利。
堅決糾正越權設立收費項目和違規制定收費標準的問題;切實規范學校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行為,禁止通過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侵害學生利益,對教育收費進行公示,主動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亂收費問題,努力從源頭上杜絕亂收費行為的發生。對各種違規收取擇校費的行為要堅決糾正和查處,并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責任。
嚴禁公辦教育資源舉辦民辦學校
今年,我省還要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大師資、辦學條件、生均公用經費等均衡配置的力度,繼續做好校長、教師尤其是骨干教師校際間交流。
教育部門要嚴格糾正國家機構、有關組織利用財政性經費和非閑置性公辦教育資源舉辦或參與舉辦民辦學校的行為。糾正民辦學校的公辦教師雙重身份情況,教師在民辦和公辦學校之間流動,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履行相關手續。各地要在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近進入公辦學校就學的前提下,進一步制定和完善推進民辦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依法辦好一批有特色、高質量、能夠滿足人民群眾選擇需求的義務教育民辦學校,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多樣化需求。
來源:遼寧日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