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投資較去年增15.7%,新增25個分項
◎66.8%的資金投向就業、教育、社保、醫衛、安居等
1月21日,四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2013年全省十項民生工程實施方案》。根據方案,2013年我省將繼續扎實推進以“就業促進、扶貧解困、民族地區幫扶、教育助學、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文化體育”為主要內容的民生工程,共10個大項75個分項。計劃總投資1249.07億元,較2012年增長15.7%。
與去年相比,2013年“十項民生工程”新增25個分項,包括:連片扶貧開發、藏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建設、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高海拔寒冷地區學生取暖計劃、農村中老年居民免費體檢、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等。
今年我省“十項民生工程”呈現出四大特點:
進一步加大重點民生領域投入。按照十八大的要求,我省今年在擴大就業、教育發展、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百姓安居等重點民生領域投入835億元,占十項民生工程資金安排總額的66.8%。
擴大教育惠民政策覆蓋范圍。在中央確定中職教育免費范圍基礎上,將除藝術表演相關專業和民辦三年級以外的中職學生全部納入學費免除范圍,2013年100萬中職學生將享受到免學費政策。加大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力度,除國家確定的105個山區縣外,還將其余76個縣全部納入支持范圍,開工建設農村教師周轉宿舍3256套。擴大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范圍,在60個國家試點縣的基礎上,繼續將57個“老少邊窮”縣納入省級試點范圍,覆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360余萬人。實施高海拔民族地區學生取暖計劃,解決高海拔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8萬名學生取暖問題。
突出區域性特殊民生項目。深入推進藏區、彝區等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等特殊區域民生改善工作。繼續實施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和衛生發展十年行動計劃。加大對藏區“9+3”學生就業創業的支持力度,2010級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5%以上。大力實施彝家新寨建設,在大小涼山251個村實施彝家新寨建設,新(改)建住房2.2萬戶。在秦巴、烏蒙片區41個縣實施連片扶貧攻堅計劃。
加大社會保障工作力度。鞏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通過購買大病保險等方式,減輕參保人員大病醫療費用負擔。提高新農合補償標準,參合農民住院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到60%以上,較2012年提高5個百分點,對參加新農合制度3年內未看病體檢的55歲以上農村居民免費進行健康體檢。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水平,實現動態管理下應保盡保,城市低保對象累計月人均補助達到185元,農村低保對象累計月人均補助達到84元。(記者宋開文 劉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