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3月18日-21日,作為亞洲最有成效的紀錄片交易大會之一,第五屆亞洲陽光紀錄片大會首次進入中國大陸,在四川成都舉行。本次大會云集了來自全球各個國家各大電視臺的決策者、制片人、投資人,為亞洲紀錄片搭建起了銷售、國際合作、融資的有益平臺,同時也為世界紀錄片人了解蓄勢待發(fā)的中國紀錄片市場提供了大好時機。
本次大會,法國公共電視臺、法國ARTE電視臺、英國BBC、加拿大電影局NFB、澳大利亞銀屏Screen Australia、美國PBS電視臺等國際知名機構(gòu)悉數(shù)到場。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成都電視臺、吉林電視臺、黑龍江電視臺、上海紀實頻道、湖南金鷹紀實頻道等中國國內(nèi)的主要紀錄片制播機構(gòu)也在本屆盛會上亮相。
大會還誠邀中外知名紀錄片導演、專家蒞臨盛會,與紀錄片業(yè)內(nèi)同行分享交流各種經(jīng)驗。聞名全球的法國紀錄片大導——雅克?貝漢,《舌尖上的中國》的陳曉卿為,首位獲得美國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獎的中國導演的范立欣,擔任多個國際紀錄片節(jié)評委的資深紀錄片導演梁碧波都參與了本屆大會。
國際合作提升中國紀錄片
不同于其他紀錄片大會和電影節(jié),陽光紀錄片大會不是面向過去,對過去的影片評獎,而是面向未來,對提案進行打分。“這次大會是買你的未來,買你的idea,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點。”
梁碧波介紹說,這樣一個平臺把做紀錄片的人和投資紀錄片的人整合在了一起:制作人和導演帶著好的點子、題材和故事來參會,而各個電視臺的投資人發(fā)現(xiàn)好的點子就可以洽談投資。
“大會對中國紀錄片人來說是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梁碧波表示,中國紀錄片人對先出創(chuàng)意,再做提案,再出小片花,最后向投資人陳述這個流程缺乏經(jīng)驗,而陽光紀錄片大會帶來了國際化的規(guī)則。
“中國有很好的紀錄片資源,希望可以在這邊了解到更多關(guān)于中國的故事。”美國歷史頻道中國區(qū)負責人區(qū)詠卿說,中國題材的記錄片在美國很受歡迎,只是外國人看紀錄片的角度和中國人不一樣。中國紀錄片要走向海外,最好有一個國際化的團隊與中國的團隊合作,一起在海外推廣。
“中國紀錄片應(yīng)該和國際接軌,才能有更好的發(fā)展。”獨立制片人郭東升認為,中國做記錄片的人對于記錄片是什么還很模糊,沒有把記錄片當成一種藝術(shù)門類來做,這方面還應(yīng)該多向國外學習。
國際大會落戶的成都機遇
“成都在去年成功舉辦了財富論壇和華商大會,這一次亞洲陽光紀錄片大會陣容也不亞于前兩次大會。”成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白剛在會見大會主席伊夫、法國知名導演雅克-貝漢、中央電視臺副臺長高峰等嘉賓時表示,成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紀錄片的富礦,希望參會嘉賓深入了解成都,幫助推介宣傳成都,向世界更好地展示成都。
大會主席伊夫表示,自己非常高興能夠來到成都這個非常具有文化傳統(tǒng)的地方。五年來,中國紀錄片的發(fā)展令人刮目相看,產(chǎn)生了一批很好的作品,并且開始走向國際。
作為成都本土的紀錄片人,梁碧波說,大會對成都本地紀錄片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遇。“我90年代去國外參加紀錄片電影節(jié),坐很遠的飛機,辦簽證折騰死了,然后去了之后倒時差,暈暈乎乎的時差沒倒過來電影節(jié)就完了。多難啊,可現(xiàn)在在府南河邊成都的紀錄片人就可以參加國際一流的紀錄片大會,這是成都的幸運。”
梁碧波還表示,成都從來就是文化高地,尤其在紀錄片方面90年代就是一個高地,只是在2000年以后弱了一些。“本次紀錄片大會落戶,對成都建設(shè)文化高地意義重大。”
(李渝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