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根據成都市統計局測算,2013年成都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63977元,按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計算為10330美元,成都市人均GDP首次突破萬美元大關。
人均GDP發展水平的提升,主要來自于成都經濟持續保持快速增長。2013年,成都市全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總量突破9100億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108.9億元,經濟規模居15個副省級城市第三位;在四川省經濟貢獻率上,成都經濟總量占全省GDP比重達34.7%,較上年穩步提高0.6個百分點,省內“首位城市”地位凸顯。
具體而言,2013年成都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353.2億元、4181.5億元、4574.2億元,分別增長3.6%、12.2%、8.8%。同時,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超全市“半壁江山”,三次產業結構為3.9∶45.9∶50.2。
在經濟運行穩中趨好的同時,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2013年,成都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9968元,增長10.2%,扣除物價因素影響實際增長6.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2985元,增長12.9%,扣除物價因素影響實際增長9.5%。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36∶1縮小為2013年的2.31∶1。
人均GDP過萬美元,標志著成都在奮力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的進程中,經濟邁上了一個新的平臺。成都市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處處長劉忠表示,人均GDP過萬美元不僅意味著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還意味著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增長方式、產業結構、環境狀況和社會民生的變化,在平穩增長的過程中,老百姓將更多受惠于經濟增長,城市的宜居宜業水平和市民的幸福感都將明顯提升。(李渝 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