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我省 地方債務 風險點 風險控制 葉檀
[提要] 據27日公布的我省2010年度審計報告,截至2010年底,我省政府性債務余額達4752.19億元。我省為何要大舉借債?這些地方債用于何處?是否存在清償風險?負債前行的山東會否因此而負累呢?

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
制圖:石巖截至2008年底截至2010年底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
據27日公布的我省2010年度審計報告,截至2010年底,我省政府性債務余額達4752.19億元。我省為何要大舉借債?這些地方債用于何處?是否存在清償風險?負債前行的山東會否因此而負累呢?
■我省(不含青島)地方債為4752.19億元,占全國地方債務總額的4.4%。這個債務規模是適度的,與我們經濟大省的地位和經濟發展的速度是匹配的。
■全省各地都在風險控制方面進行著不同的嘗試。目前我省有10個市本級和27個縣建立了償債準備金制度,全省的償債準備金已達到71.27億元。
———省審計廳副廳長 黃利明
金融危機后,我省地方債增3393.63億元
“地方債就是政府債,地方政府舉債說白了就是借錢。”山東經濟學院財稅金融研究所所長陳華說。
1994年分稅制改革之后,地方財政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急劇下降,而相應的政府職能卻并未同比例減少。為了提供公共服務和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地方政府不得不大舉借債。“建設周期長、金額大、回收慢、收益率低、老百姓還離不開的項目,市場上沒人愿干,只能政府建,政府沒錢,自然就要舉債。”陳華解釋說。
至2008年底,我省政府性債務為1358.56億元。2009年,為抵御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一如全國各地的情況,我省地方債也大幅增加,至2010年底增至4752.19億元。
省審計廳副廳長黃利明介紹,我省地方債主要來自銀行貸款,截至2010年末達到2120.43億元。而舉借的主體主要是融資平臺公司和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