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學生餐衛生安全一直備受家長關注。昨天,青島市中小學(托幼機構)食堂標準管理規范正式下發,這也是青島市第一個中小學校食堂建設和食品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標準。相比此前的征求意見稿,正式稿明確要求學生餐不得使用轉基因食品和轉基因食用油。每學期應不少于2次學生滿意率調查,學生對食堂評價的滿意率應達70%以上。
不得使用轉基因食品
今年8月份,市教育局聯合市食藥局、市發改委等部門聯合起草中小學校食堂標準化管理規范,并面向社會征求意見,有不少家長對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用油提出質疑。標準明確規定,學生餐、營養餐不得使用轉基因食品(產品)、轉基因食用油。在價格方面,學校應綜合考慮學生的營養需要、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等因素,應在廣泛征求家長及社會意見前提下完善定價程序,合理確定伙食標準和配餐方案。
食堂結余用于改善伙食
學校應對學生食堂飲食安全、衛生、營養餐工作經常督查、檢查。每學期應不少于2次學生滿意率調查,學生對食堂評價的滿意率應達70%以上。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員、專(兼)職營養師。
標準提出,各類用具(器皿)應符合國家質量及安全標準,宜使用不銹鋼材質的餐具。尊重少數民族飲食習慣,有清真餐需求的學校應設立清真灶和獨立售飯窗口。倉儲、蔬菜、肉、海產品粗加工、烹飪、餐用具清洗消毒為獨立隔間的場所。進行食堂備餐,應分別設置相應操作專間。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應有明顯的區分標識,存放區域分開設置。加工經營場所內不得圈養、宰殺活的禽畜類動物。
食堂供水管理方面,應專人管理飲用水水質,持有有效合格健康證。學生飲用水水質應每年檢測2次,有合格有效的檢測報告。餐廳應配置餐桌椅,就餐座位數按不少于就餐學生人數的三分之一(托幼機構幼兒每人一座)配置。
在財務管理方面,標準規定,結余款項應滾動使用,統一用于改善學生伙食,不得用于學校教職工福利、獎金、津貼等支出或挪作他用。應財務公開,自覺接受學生、家長和膳食委員會的監督。每學期期末應將食堂收支情況全面結算,結果向學校師生和家長公示。
食品安全事故不得瞞報
同時標準明確提出,各學校必須制定應急預案,發生食源性疾病事件或疑似食源性疾病事件等食品安全事故后,應立即停止供餐,立即封存導致或者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用)具、設備設施、集中就餐剩余食物和患者的嘔吐物(排泄物)等重要檢測樣品和現場,并按照相關監管部門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各學校必須在第一時間(或2小時之內)將情況分別向所在地衛生、教育主管部門和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報告,不得擅自發布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同時,協助醫療機構救治病人;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進行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理,按照要求提供相關資料和樣品。不得遲報、漏報、瞞報。
截止到10月22日,我市市辦實事首批即將達標的學校全部驗收完畢,310所中小學校食堂榜上有名,比原定目標超額達標10所學校食堂,完成率達到并超過100%。(記者臧旭平)
■相關新聞
島城中小學寬帶進校園
早報訊島城所有中小學學校,都已實現了寬帶網絡進校園,后年,全市所有中小學校將建成數字智慧校園,教育信息技術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可不出校門,就享受到名師指導。昨日,第四屆全國小學信息技術優質課展評在李滄舉行,記者獲悉,信息技術在日常教學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我市去年投入10億改善信息技術條件。(記者臧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