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2月1日起,山東省開始施行我國首個海洋領域發展指導目錄—《山東省海洋產業發展指導目錄》,有效期至2015年1月31日。
該目錄由鼓勵、限制、淘汰三類組成,涵蓋海洋漁業、海洋生物、海洋裝備制造、海洋化工、海洋運輸物流、海洋文化等十個產業類別,共183項產業內容。
其中,目錄特別指出將通過積極支持項目研發和投資建設等方式,鼓勵海洋生物產業、海洋裝備制造業、海洋化工業以及海洋環境保護、公共安全和應急產品等10類產業項目發展。
而對于新開辦無新藥證書的藥品生產企業,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開荒性漁業開發項目及別墅類房地產開發項目等將予以限制發展。對于隔膜法燒堿生產裝置,采用整體造船法建造的鋼制運輸船舶及掛槳機船等落后生產裝置和落后產品將逐漸予以淘汰。
據山東省發改委副主任、兩區辦常務副主任宋軍繼介紹,目前,我國發展海洋產業的主要依據是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和相關區域性發展戰略,山東制定的目錄將是全國首個海洋領域的產業發展指導目錄, 對山東海洋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以及重點產品與技術發展方向具有重要指導價值。
山東沿海各地、各部門可利用《目錄》,依據本地海洋產業發展實際,合理引導投資方向,鼓勵和支持發展海洋先進生產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防止海洋產業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自2011年1月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山東成立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山東省海洋產業實現快速、健康發展。據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統計,2012年,預計山東海洋生產總值將達9460億元,比上年增長15%,約占全省GDP18.9%。水產品總產量828.4萬噸,繼續穩居全國首位,漁民人均收入1.25萬元,比上年增長10.1%。(記者 王倩)
實習編輯:運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