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登泰山有四條路,從紅門、天外村、桃花源、天燭峰最終到岱頂。然而,泰安電力人硬是用自己的腳板在大山里踏出了一條世人鮮知的--“第五條登山路”。
1981 年,為適應泰山旅游發展,給泰山提供不間斷的電力供應,泰安電力公司在泰山中架起了一條輸變電線路。這條35千伏中天線全長14803米,沿途100基桿塔,作為泰山的主供電源,擔負著整個泰山旅游景區的供電任務,線路走徑異常復雜。其中有3500米的輸電線路位于巍峨的泰山山脈之上。凡遇到桿塔,巡視員就要仔細察看導線是否有安全隱患、螺絲有無松動、絕緣子是否損壞、避雷線接地是否完好。
汗水濕透了巡線工的衣衫
在盛夏時節是供電線路最容易出故障的時候,巡線工們要冒著酷暑巡線查看。泰山段巡線班共分4班,每班2人,要維護輸電線路15公里、近百基高壓桿塔和9公里長的電纜,他們每人每月至少要巡線1次,加上特殊天氣的特巡和重大活動的保電巡視,平均每人每年至少要巡視30余次,行程近500公里。
為了電路的正常運行,泰安電力人在懸崖峭壁間、荊棘叢中,30多年如一日地巡查,爬陡坡、越深澗、攀崖壁、穿密林,踏出了一條崎嶇的“電力路”。
于達元和于樹凡即是父子又是師徒,于達元的嚴格要求經常把于樹凡數落得架不住面子。有一天于達元在巡線途中,突然栽到了,醫院檢查結果是癌癥晚期。在與病魔抗爭到最后時刻,他說:“我死了,把我埋在白陽坊(這條路的第一基塔桿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