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山東省出臺《山東省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加強市場監管的實施意見》,推進工商注冊制度改革,降低企業準入門檻,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實行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除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對特定行業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外,取消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的限制,降低公司注冊門檻和創業成本,提高資本運營效率。
清理工商登記前置審批項目。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明確規定的企業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外,其他一律不作為工商登記的前置,并提出嚴格控制新設前置審批,省內不再自行設定前置審批事項,統一市場準入,減少政府干預,推動市場規則公開平等透明。
推進“先照后證”制度改革,實行主體資格和經營資格相對分離。除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外,市場主體直接申辦營業執照。取得營業執照后可從事不須審批的生產經營活動。
改革住所(經營場所)登記制度,登記機關不再審查住所(經營場所)的產權權屬、使用功能及法定用途。申請人申報住所合法使用證明即可登記。同時根據申請人實際情況允許“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
企業登記名稱只要不重名、不違法、不侵犯在先合法權利,均允許使用,最大限度滿足企業需求。同時,取消企業登記后一年內不得變更名稱的限制。
實行經營范圍登記改革。取消前置許可項目有效期的標注,減少企業因頻繁換證帶來的變更登記;其他經營項目的經營范圍可由企業自主選擇大類、種類、小類或具體經營項目表述,充分尊重企業的自主權;支持新興行業和新型業態使用通行用語登記。
改企業年檢制度為年報制度,企業按年度通過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工商機關報送年度報告,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增強企業信息透明度。
在登記管轄權方面,除法定登記管轄權限外,企業可到所在地登記機關辦理登記,支持有條件的工商所受理公司制企業的登記申請,方便企業就近辦照。
探索試行登記“受理、審核合一制”,縮短辦照時間。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實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方式,實現網上申請、網上核準、網上登記、網上發照、網上公示。
實施“多證聯辦”機制,在各級政府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設立綜合受理窗口,實行一個窗口受理,多部門同步審批,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統一發放。
(記者 宗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