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3月27日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消息,目前山東工業企業“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水平穩步提升,其中煙臺、淄博、青島市企業融合發展水平居全省前三位。
據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楊少軍介紹,去年山東省組織專家歷時6個月對1707家規模以上企業進行“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涉及輕工、紡織、機械、化工、冶金、建材、電子和醫藥等8個優勢行業。
評估報告表明,2012年山東工業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平均得分為47.15,較2011年增長1.21。山東省工業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總體上呈現兩化融合總體水平穩步提升、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階段分布趨于合理等特點。
“信息技術帶來的數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網絡化,大幅度提高了資源配置效果,是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環節。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對于破解當前發展瓶頸,實現工業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楊少軍說。
楊少軍指出,2012年大多數市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得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煙臺、淄博、青島的企業平均得分排在前三位,分別是67.8、64.2和56.9。淄博、菏澤和德州得分增長最快,分別增長了29.6、15.4、12.58。
各行業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平均得分分別為:電子信息51.6、化工48.9、輕工47.9、醫藥47.5、建材47.3、機械47.2、紡織43.5、冶金38。其中,建材、輕工、化工行業增長最快。
但從“報告”數據來看,區域發展仍不均衡,各類指標都呈現“東高西低”的現象。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半島藍色經濟區、省會城市群經濟圈、西部經濟隆起帶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平均得分分別為50、48.2、47.9和46。區域內達到創新突破水平企業數量分別為30家、19家、12家和9家。
楊少軍認為,西部各市企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企業還需要加強對基礎建設、單項應用等方面的不斷投資和優化。推進信息通信技術在制造業領域的深度應用,加快發展信息消費、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全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 記者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