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等問題,由上海銀監局牽頭,上海銀行業掀起送金融知識和金融服務“進小微、進郊區、進社區”活動,金融“走基層”取得明顯成效。今年以來,上海各銀行累計開展“三進”活動4770批次,參與青年近10萬人次,累計授信612.6億元,新增貸款146.8億元。
銀行“走基層”,有助于解決廣大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是該行中小企業“信貸工廠”模式首批試點行之一,擁有近400名專職中小微企業客戶經理以及約1000名專業不專職的業務人員,通過基層網點上下聯動,目前通過“信貸工廠”模式發放的貸款余額已突破百億元。
招商銀行上海分行青年員工在走進園區時,把風險投資、股權投資一同帶上,通過大型發布會、銀企對接會、合作會、小型沙龍、服務咨詢會等不同形式,讓一大批符合國家產業戰略發展方向的創新成長型中小企業展翅飛翔。
上海嘉定區聯華村是全國首個農村宅基地置換試點村。農行上海市分行員工發現,村民在入駐現代化小區后,最苦惱的是天然氣充值點距離小區較遠,而且繳費需要較長時間排隊等候。對此,上海農行決定為村民增設離行式自助設備,專門改造天然氣充值模塊,讓農行借記卡可以直接對充值卡轉賬,讓“新村民”享受到現代金融服務。
結合金融電訊詐騙案件持續高發和非法集資亟待防范的現狀,上海銀監局把開展防范金融詐騙和非法集資集中宣傳作為今年“三進”活動進社區的重點。多家商業銀行在公安部門支持下,在居民社區、文化廣場等地開展了防范金融電訊詐騙和非法集資大型集中宣傳,惠及居民10萬人以上。截至9月末,上海銀行業共臨柜攔截電訊網絡詐騙926起,避免群眾損失5030余萬元,得到社會和公安部門的好評。
在“進社區”活動中,上海33家銀行的300多名“理財之星”深入各社區為居民詳細講解“如何巧存款”“保險到底有沒有騙人”“基金是不是都是虧錢的”“理財產品有沒有風險”“投資理財是否風險越小越好”等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上海銀行還與上海市老年學會合作,組建了一支由189名業務骨干組成的社區培訓講師隊伍,持續在上海5000多個居委、4000多所老年大學、社區學校中設立理財課堂,已累計免費培訓200多萬人次。
上海銀監局紀委書記張榮芳表示,通過進小微、進郊區、進社區,上海銀行業可以傾聽小微企業、創業者、農戶居民的心聲,創新服務手段,滿足服務需求,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回歸金融的本質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