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到本月27日期間,上海與全國同步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今年本市各相關部門和各區縣將圍繞國家食品安全宣傳周的統一主題“社會共治,同心攜手維護食品安全”開展活動。
今年,上海食品監管網絡將進一步扎緊。上海市食安委副主任、上海市食安辦主任、食藥監局黨委書記閻祖強昨天在接受晨報記者專訪時透露,上海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方案初步形成。與以往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在上海所有街鎮建立食品藥品監督所,在黑窩點、黑作坊最容易出現的基層編織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將食品安全隱患早發現、早解決在基層。
閻祖強昨天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市食安辦牽頭制訂的《2013年市委、市政府食品安全重點工作推進方案》已經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即將印發。該方案共分八方面二十九條,每一方面均提出了總體要求和具體落實措施,明確了責任部門。
與以往最大的變化之一是加強基層食品安全網絡建設,監管重心下移,市法制辦、監察局和市食安辦進一步完善了有關制度建設,促進209個街鎮加強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聯合執法。閻祖強指出,黑窩點、黑作坊最容易出現在基層,在基層編織食品安全防御網絡非常關鍵,希望能夠在基層、在社區盡早發現食品安全隱患,解決問題。閻祖強指出,近年,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總體水平不斷提升,但影響產品質量安全因素依然存在,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有待增強。為挽回消費者的信心,國務院此次提出的多項措施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按照嚴格的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在機構改革之后,上海也將啟動研究如何按照藥品那樣管理嬰幼兒奶粉。
同時,上海組建成立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充分發揮聯合會及相關行業協會等第三方機構在加強行業信息通報、信用體系建設、企業標準擬定等方面的作用,并建立對行業內違規失信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批評通報制度。
去年,“速生雞”事件之后,市民對食品第三方檢測機構尤為關注。今年,市食藥監局對其承擔的食品風險監測任務向社會檢測機構開放,規范了社會檢測機構公開遴選工作制度,有16家社會檢測機構參與提供政府購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