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地鐵列車最小間隔縮至120秒
計劃年底前通車啟用的漢中路站三線換乘大廳即將完工
2025年運營里程達1000公里
新線中市郊線占大部分,市區線有新增和延伸2020年,中心城區市民出門600米就有地鐵站
顧偉華透露,今年上海城市軌道交通在建項目128公里,新開工項目88公里。2018年以前將投入100公里的運營線路。而至2025年前,還將建設近250公里的軌道交通線路,屆時上海地鐵的運營線路將達1000公里。目前,結合2040年上海新一輪規劃,一些軌交新線路已開始規劃論證。“正在規劃論證的新線中,市郊線占據很大部分,市區線將有新增和延伸。比如目前網絡中線路密度不夠的地區、軌交空白地區,以及運能日趨飽和的既有線平行區域,均在規劃研究新線路。”顧偉華表示。
根據地鐵方的目標,至2020年軌交網絡里程突破800公里后,中心城區市民出門600米將有地鐵車站。而市中心大型公益場所如體育中心、博物館等,都可以通過地鐵換乘到達。
年內逐步開通地鐵WiFi
中心城區各地鐵線將覆蓋WiFi加緊引入4G信號系統
根據乘客不同需求,圍繞更好的豐富地下鐵生活,目前上海地鐵正在積極引入WiFi系統。顧偉華介紹,至今年年底,乘客有望在多條線路地鐵站、車廂內體驗到地鐵WiFi,目前相關技術公司正在加緊布設信號調試設備。“乘客注冊后,就可以通過手機免費體驗WiFi。感受到上網方便同時,地鐵運營方也可利用信息推送功能提供更多服務信息、運營動態告知以及增值服務。”顧偉華表示,在WiFi的基礎上,上海地鐵正積極引入4G信號系統,讓市民上網更快捷。
記者獲悉,前期WiFi信號在13號線列車、車站,以及8、10號線等車站試點后,已有不少乘客嘗鮮體驗,反響良好。未來中心城區各條地鐵線路的WiFi網絡信號,將逐步實現覆蓋。
攻關“最小發車間隔”
2020年最小發車間隔將縮至120秒進一步推廣全自動駕駛技術
顧偉華昨天透露,上海地鐵的水平在世界范圍內處于中等偏上,部分指標具有明顯優勢,但不足之處也比較突出,最有待提升的就是最小發車間隔。“目前上海地鐵最小發車間隔是6號線,2分20秒。在大陸范圍內排名第三。”顧偉華坦言,為縮短間隔,提升運力,申通地鐵正積極研究增購網絡車輛,全面增加車輛配屬數量,保證充足的運能。另一方面,在10號線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研究進一步推廣全自動駕駛技術在網絡中應用,提升運行安全性和開行效率。
據介紹,圍繞上海地鐵大客流特點,2020年將爭取中心城區的骨干線路發車間隔縮小至120秒,其中10號線要爭取做到100秒。諸如1、2號線等高運量線路,早晚高峰發車將非常密集,前車剛進站,后車的車頭燈或已在隧道內出現,乘客可以在站臺看到,一列車擠不上,后續列車到站將非常迅速。
東安路站
“女漢子”站長救助暈倒乘客
記者昨天從4、7號線東安路站獲悉,一位女乘客因腹痛暈倒在站臺,情急之下站長徐宮俊一把背起該乘客,前往休息室救助。乘客對及時獲得救助表示感謝,稱站長是美麗的“女漢子”。
據悉,10月13日早上高峰時段,一女乘客在東安路站4號線換乘7號線途中因腹部疼痛,突然暈倒。站務員及時發現后馬上通知到了站長徐宮俊和天使心語服務臺服務員陳昱,她們趕到現場后見乘客手捂腹部、面色發白,立馬將乘客扶到站長室,并喂其喝下熱的愛心紅糖水。
沒想到,乘客腹痛難忍加劇,甚至小腿抽筋站也站不穩。情急下站長徐宮俊一把就將乘客背起,轉移至車站休息室讓其躺著休息,并不斷地幫其按摩,緩解,守護在其身邊。等乘客逐漸好轉,家屬終于趕到。
車站站務員表示,站長徐宮俊平時文靜,沒想到背起乘客能走那么長一段路,紛紛贊揚其為美麗“女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