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起老人竟然成了新聞?!
本是一件不足掛齒之事,眼下卻為人“大驚小怪”
本報21日報道的“廣州女扶起老人溫暖人心”出街后,“老人跌倒究竟該不該扶”再次引起熱議。老人跌倒扶他一把,本是天經地義之事,為何在中國卻成了大事?人們不得不再次感慨:“老人跌倒該不該扶,需要十三億人討論嗎?”敢扶,贊揚;不敢扶,體諒,在網友評論的字里行間里流露出的是一份對老人想扶卻不敢扶的無奈。
老人跌倒該不該扶
在很多人對跌倒在地的老人不敢伸出援手的時候,18日晚,兩名勇敢的本地后生女給出了自己肯定的答案。此舉,卻在網上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不少網友感嘆,兩名廣州女孩微不足道之舉,卻讓他們看到了社會道德的曙光。
有網友指出,扶起跌倒的老人本是一件不足掛齒的好事,緣何現在人們卻“大驚小怪”?網友Yoyo說:“本來是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阿婆跌倒,上前扶起本是理所當然。但是在中國,卻變成了一條新聞,真是令人震驚。”
“本來是一件很平凡的事,但因為現在的社會和之前的幾件反面事件讓人們懼怕幫助老人家會惹禍上身,從而在人與人之間筑起了一道墻,變得越來越冷漠,這件事只不過告訴大家,并不是每個人都是那么丑陋的。”網友“順閣源物業”說。不少網友指出,正是在一系列反面事件的持續發酵下,這些微不足道的好事才會變得如此“難能可貴”。
在不少網友對女孩扶起老人表示肯定的同時,有部分網友卻表示,怕扶皆因擔心“好心沒好報”。網友“蛙蛇”說:“不是我們沒有良知,人人都有,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意識想扶。但是不敢啊,人心險惡啊!”有網友甚至直言:“不是不想不扶,而是不敢扶,如果阿婆耍賴,那女孩豈不是有口難辯?”因此,有網友建議,如何設立一個法律體系保障幫扶人和被扶人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更有網友別出心裁地提出,扶起跌倒老人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技術問題。網友“閑庭信步”說:“最好幫忙打112叫救護車,因為老人摔倒,情況比較復雜,就算不會出現當事人或家屬反咬一口這種情況,也可能因為護理不當幫倒忙,到時好心辦壞事,就不好了。精神可嘉,但我認為處理欠妥當!”網友“天助自助者”說:“試問網友,有幾個真正懂得人工呼吸,懂得滅火常識,懂得野外求生,懂得意外受傷自救?所以,當我們什么都不懂的時候,蠻干是急癥施救的大忌。”
趙廣軍:扶人前先拍照
不少知名人士也參與到大討論當中。
全國道德模范、廣州市趙廣軍生命熱線的主持人趙廣軍表示,扶人前要學會保護自己,“我覺得做好人好事并不意味著不保護自己,既然這樣的事例出現了,我們就應該應對、反思,不要輕易犧牲自身名譽和利益。”志愿者在施救時應保留“三張照片”。即拍一張老人跌倒的照片,找路人拍一張自己和跌倒老人的照片并留下路人的聯系方式,等120救護車到來后讓護士拍一張照片,以此存證,被誣陷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
此外,趙廣軍還從法律層面上呼吁政府能夠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應專門設立一項“誣陷罪”,對好人形成保護機制,能大大提高社會風氣。
對此,知名媒體人馬志海卻有不同意見。他認為,老人摔倒了,路人扶一下,天經地義再正常不過,現在居然成了赴湯蹈火的壯舉登上了報紙頭條!“人的生命是平等的,是無價的,用利益的換算去衡量人的生命價值,這本身就是無恥的,因此,連這樣的討論都是無恥的。”但這種無恥的討論卻越來越多,“老人摔倒了該不該扶”就是一例。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卻認為,扶還是不扶要看情況。他在微博上曾寫道:“不要急于扶起,這怎么會是冷漠呢?如果你不會救,該救活的給你糊弄不是加速別人死亡嗎?所以,大家不要浮躁,學一點醫學常識不會害你的,更不會害人。”
老人該扶還是不該扶?這個話題似乎仍沒有正確答案。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