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呈現新特色
專家指出,在數量大大提高的同時,以網絡為載體的古典詩詞創作也出現了不同以往的新特色。
網絡為所有文學愛好者創造了一個文學平臺,每一個游弋在網絡中的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創作。一些作者把生活中發生的瑣碎小事,如買菜坐車回家、占了人家兩元錢便宜等也可以成為其詩詞創作的由頭,詩詞成為了傾訴自我的一種日常消遣。如網上“名家”霸王書生有一篇非常流行的作品《菩薩蠻·下班順途于樂購買菜,欲乘免費班車》云:“七毛買棵黃芽菜,悠然獨步長廊外。見我上車門,司機忽發昏。前街常堵塞,何況無他客。贈汝兩元錢,請乘巴士還。”
作者自我的娛樂是這類詩詞創作的目的之一,這讓詩詞一改往昔典雅抒懷、怡情養志的“貴族化”表達方式,逐漸走進真正的民間。
人們都知道,經典古詩詞多率性而寫,自然天成,一些好詩詞雖平仄并不工整,但仍能流傳千古。然而,斷代的繼承關系使新從事古典詩詞寫作的作者們往往注重于一些基本的理論,這種注重甚至變成了一種拘泥。由此還誕生了網絡寫作的兩個派別:學院派和江湖派。學院派以來自大學校園的師生居多,寫作上注重格律平仄,務求合規合式。江湖派多來自工作崗位或大學非文科專業,題材集中于婉約一類,不太講求格律平仄,寫作較為隨意。2000年左右,兩派曾在網絡上爆發了一次關于格律、音韻的爭論。以天涯虛擬社區的詩詞比興為主戰場,覆蓋到其他文學網站。網上的爭議和現實的爭議一樣,自然是沒有公認的結果,但也反映了詩詞在網絡上的深入發展。
在許多人心里,古典詩詞創作以老年人為主,湖南詩詞協會及長沙一些詩詞協會會員也多是中老年人。但是網絡古典詩詞創作吸引了大批年輕人,比如年輕學生們,他們一般時間比較充裕,可以游弋于網絡而且興致比較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