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的夢再次被推向遠方”

12月7日,北京火車站出站口外,旅客來來往往。新華網記者楊理光 攝
吳海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電視臺做制片助理。“住在地下室,每月400元租金,一天只吃一頓飯,餓了就不停喝水,這樣窘迫的日子持續了半年?!?/p>
微薄的收入,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擁擠的交通讓吳海覺得“壓力山大”。單位地處繁華地段,周圍的房子很貴,他只好在離公司很遠的地方租房。每天早上6點起床,先坐公交,后轉地鐵。“公交車很擁擠,有時候連立錐之地都難找。每天在路上花4個小時,回到租的房子里累得只想睡覺?!?/p>
吳海接連跳槽,從網站編輯到電子商務網站項目經理,他漸漸找到職業方向,積累了工作經驗。可是好景不長,由于公司內部結構調整,吳海職務發生變化。此時正逢媒體討論“逃離北上廣”,受了刺激的吳海決定回家。
他成為一家電子商務網站在景德鎮的代理商?!熬暗骆偞善髀劽珖?,我想開啟網絡銷售渠道?!笨墒撬麤]想到,瓷器易碎,不利于長途運輸,對于他們這樣的小公司來說,物流問題不好解決。吳海的想法得不到公司領導支持,工作陷入困境。
“北京是個競爭激烈的城市,機會也多?;氐郊亦l覺得空間有限,短時間內難以打開局面,趁著年輕,我決定重返北京,再挑戰一把?!?/p>
這一次,幸運之神終于眷顧了吳海。他的一位同學計劃開公司,需要有媒體和電子商務工作經驗的人才。吳海受邀加入公司,以技術入股。這期間,吳海結識了現在的女友,工作和生活漸趨穩定。
201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達到1961.2萬人,其中35%是“外地人”。吳海說自己是典型的“北漂”一員,有理想,但是缺乏生活品質。
經過幾年打拼,吳海已經能承擔每月3000多元的房租,但租房的感覺仍是在“漂”:好容易攢了點錢打算貸款買房,但一紙限購令出臺,要求非京籍戶口的外地人買房需提供至少連續5年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安“家”的夢再次被推向遠方;打算買車,同樣遭遇“納稅滿五年”門檻,還得搖號“撞大運”;至于戶口、孩子、將來孩子入學……這些暫時超出了吳海的想象范圍,他打算說服女友先“裸婚”。
盡管如此,吳海仍然覺得未來漸漸清晰。“這是一個充滿機會和挑戰的時代,我相信只要肯努力,就會找到‘金子’?!?/p>
網友坐論“北上廣”
“流淌過夏的小悲傷”:#逃回北上廣#【進退兩難】有個段子:一線城市有文化,二線城市有閑情;一線城市是現貨,二線城市是期貨;一線城市有優越感,二線城市有歸屬感;一線城市適合小眾者,二線城市適合生活家……真的是這樣么?
“缺牙的草莓”:逃離北上廣,是因為沒有歸屬感。逃回北上廣,是因為缺少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