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鍋:不喝牛奶到底行不行?
多喝牛奶不會導致蛋白質過量
由于牛奶中含有的飽和脂肪、膽固醇以及動物蛋白,所以有人認為多喝牛奶會導致蛋白質、脂肪過量,更有傳聞說牛奶中的酪蛋白會致癌。面對傳聞專家稱,牛奶作為食物并沒有什么特殊之處,過褒過貶都不科學。
其實,按每人每日所需60g—70g蛋白質的標準來看,以魚肉為例,其蛋白質含量是16%—18%,而牛奶的蛋白質含量是3%左右,一斤半(750g)的魚肉所含蛋白質為120g,我們喝一斤半的牛奶才會吃下去22.5g蛋白質。脂肪含量也可按照比例計算出來,一杯200g的牛奶,提供的脂肪只有6g,而我們吃一兩豬肉則會得到10g以上的脂肪。“相比之下,吃肉才是導致蛋白質過剩的罪魁,更何況大多數中國人每日喝奶遠遠達不到一斤半,通過牛奶攝入的蛋白質和脂肪的量是較低的。”范志紅說。
關于酪蛋白會致癌的說法,葛可佑表示:“單純地食用牛奶中的酪蛋白達20%時,才會表現出促癌的作用。”目前中國人均每日飲奶量還達不到100g,而按照比例計算,喝下4000ml的奶才會獲得20%的酪蛋白,營養學會建議每人每日飲用300g奶,它提供的10g蛋白質中只有6g—7g是酪蛋白,只占每天所需60—70g蛋白質的10%,再與別的蛋白一起被人體消化吸收,這顯然和單純食用酪蛋白的情況有天壤之別。
專家建議,我們可參考《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國營養學會2007年制定)中建議的每日飲奶量,再根據自身情況作出相應調整。膳食講究的是平衡,盲目依靠或拒食牛奶來一勞永逸都陷于片面,只有客觀看待牛奶和其作用才可有利于飲食健康。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