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快遞 怎樣實名?
【閱讀提示】
快遞實名制目前引發爭論。就其可行性,試行者認為驗證身份證更加安全,擔憂者則認為存在操作難度(詳情請見本版2月27日報道《快遞實名可不可行》)。
那么,快遞實名制在美日等快遞大國有無推行?大型國際快遞公司在收取快件時是否需要當面開箱驗貨?如何管理才能保證快遞安全?對此,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以期為國內快遞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問:是否強制實名?
美國快遞須實名。美國聯合包裹公司(UPS)公關部主管馬克·迪肯斯向記者介紹說,根據美國法律,快遞單上寄件人和收件人的信息必須真實準確,這些信息包括姓名、地址和其他與包裹投遞相關的重要信息。
擁有“黑貓宅急便”品牌的大和運輸公司是日本最大的快遞公司。該公司CSR推進部廣報科負責人秋山女士告訴記者,“在日本,寄件人不需要提供任何證明身份的材料。快遞如果寄到家里,收件人不用身份證明可以直接領取;如果收件人去便利店或者營業所取件,則必須要提供相應的身份證明。”
據了解,日本手機采用實名制,即便給快遞員打電話收發快遞,所有信息都可以查出來,一定程度上間接實行了實名制。
業務量全球居首、網點覆蓋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快遞企業中外運敦豪(DHL)的取件操作流程規定:如發件人是私人客戶,應隨貨附上個人的身份證、居留證或護照的復印件。“此流程是全球統一的操作規定,作為DHL快遞的在華合資公司,中外運敦豪也在實際作業中嚴格遵守這項規定。”DHL相關負責人說。
但也不是全部的國際快遞企業在所有國家或地區都實行了實名制,比如國際快遞公司TNT就表示,目前在中國內地,即便是針對私人客戶,也并沒有實行快遞實名制。這其中也包括從中國內地寄往其他國家的快件。這可能和TNT在中國內地私人客戶占的比例較小有關。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在國際快遞市場,私人客戶用信用卡結算快遞費用的情況要比我國普遍得多。而信用卡是實名制的。這意味著信用卡結算的快遞客戶實際上都是間接的實名制客戶。
對此有專家表示,這種間接的實名制值得借鑒。因為每票快遞都要求填寫寄件人和收件人電話,現在固話完全是實名制的,手機號碼實名制也在推行過程中。一旦所有電話號碼都實名制,所有的快遞客戶就都自然而然成為實名制客戶了。而要求快遞員抄錄收寄雙方身份證號碼就顯得不那么必要了。
二問:必須開箱驗貨?
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快遞公司在收取快件時要逐一開箱驗視。但這在多數國家并非強制要求。即便如此,開箱驗視仍是國際快遞企業普遍自覺采用的快件安全保障手段。DHL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保證快件的安全性,我們在作業流程中規定:收取快件前必須進行安全檢查。我們有專門的安全檢查貼紙,上面必須有派送員和客戶的簽名,貼在快件的封口處。這種安全檢查不是單純的打開包裝看一眼,而是進行翻看,以防其中夾帶、夾藏任何違禁物品。”
但在國際業務中,國際快遞企業一般并不是對每一票快件都開箱驗視,而是主要查驗現金客戶的快件。快遞企業客戶一般分為兩大類,一是賬號客戶,這類客戶一般是法人單位,快遞企業會在與這類客戶簽訂合同前,要求法律部門對其資質進行查驗。因此,這類客戶實際上都是實名制客戶。另一類客戶即現金客戶,現金客戶多為私人消費者,是開箱驗視的重點。
而在現金客戶中,又以沒有固定地址的“路邊件”和首次寄遞物品的客戶為重點查驗對象。這方面,幾家國際快遞企業的標準略有不同,DHL的標準是現金客戶100%查驗;上門寄件100%查驗;私人物品100%查驗;第三方取件100%查驗;黑名單客戶(發過危險品)100%查驗;不正常快件(觸覺不正常、重量不均勻、有異味、封裝特別結實、發件人發了與以往不同的快件)100%查驗。
在日本如果快遞員在收取和運送快件時,發覺貨物中發出奇怪的聲音,有液體流出等異常情況,或者快遞內容與所標物品名稱特征明顯不符等情況(例如標明為衣物,但實際大大超過衣物應有的重量),會在征得顧客允許后開箱查看,如果顧客不同意開箱,就只能拒絕提供快遞服務。
三問:怎樣保證安全?
據了解,在保障快件安全上,除了開箱驗視外,在中轉分撥環節進行X光機檢查,也是目前國際快遞企業普遍采用的方式。
與國內快遞企業以陸路運輸為主不同,幾大跨國快遞公司多采用航空運輸。為了適應航空運輸規定,幾大快遞公司都在中轉分撥中心配備了足夠數量的X光機。據了解,近兩年順豐、圓通等幾大民營龍頭快遞企業也陸續配備了一定數量的X光機,但X光機使用率還不像跨國快遞公司那么高。
由于快遞服務業高度多元化,美國未有專門的監管法規和統一的監管機構。但是,美國國內地方、州和聯邦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以及一些國際監管機構一起,針對快遞產業進行監管,制定相關安全標準。同時,快遞業行業協會——美國快遞及物流協會(XLA)在行業自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它不僅制定和推廣行業操作指南,開展教育和培訓,還代表快遞業界對政府和國會在立法和監管方面進行游說。美國快遞企業在相關法律和監管框架下,制定企業內部包裹檢查和安全保障方面的措施。
美國在“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加強了反恐警戒級別,特別加強了航空安全措施,并相應提升了航空快遞包裹檢查標準,旨在防止境外恐怖分子將爆炸物和危險物品通過包裹郵寄到美國境內。2007年,時任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了一份反恐法案,其中規定3年內客機所載貨物必須100%進行檢查,而且檢查的標準必須與旅客托運行李相當。這一規定自2010年8月起開始生效并執行。目前,美國國內航班已經100%執行這一法令。但是,由外國航班運往美國的貨物仍無法做到100%檢查。
在日本,快遞員會要求寄件人寫明快遞內容,同時還會核實是否有易碎品。根據《宅急便條款》不接受有爆炸危險的物品。日本對航空快遞要求嚴格,不僅明確規定禁止航空快遞的物品種類,還要對航空快遞用X光機等設備進行掃描。
鏈接
人民網調查顯示
七成網友支持快遞實名制
本報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 商旸)就如何看待快遞實名制,人民網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七成網友支持快遞實名制。
推廣快遞實名,究竟可行不可行?27日,人民網推出名為《你對快遞實名制怎么看?》的網上調查。
截至當晚11時30分,共有3093人次參與了調查。其中,70.1%的網友(2168票)支持實名制,認為驗證身份快遞更安全;18.9%的網友(585票)反對,認為實際操作困難且涉及隱私;9.2%的網友(285票)則認為幫企業提高安檢能力更重要。
此外,還有1.8%的網友(55票)有話要說。
讓客人自己填寫申報,不主動開箱檢查
臺灣宅配安全漏洞多
本報臺北2月28日電 (記者任成琦)臺灣媒體2月27日報道,疑似快遞槍支的宅配貨車日前在高雄前鎮區被劫車行竊,宅配淪為不法集團運送管道的消息再次曝光。而負責的宅配司機還被蒙在鼓里,一頭霧水。
宅配無意中危害安全的案例并非僅此一件,有人惡意利用宅配快遞活體眼鏡蛇對仇家恐嚇報復,毒販利用郵局宅配包裹販運毒品,還有宅配業者收到過炸開的汽車安全氣囊……島內媒體對此多有報道。
進一步分析島內宅配寄件流程,雖然業者制定禁運條款:活體動物、危險物品通通拒收,但負責宅配收貨的店員多半只注重運費的計算,往往讓客人自己填寫申報內容物,更不會主動開箱檢查,物流中心也沒有X光機幫忙過濾。規定條文寫歸寫,只能算提醒,沒有強制力。
同時因為同行眾多,競爭壓力大,宅配業者樂于強調“小心翼翼,有如親送”的服務品質,而“使命必達”的背后,配送的東西本身是否有危險,反倒成了容易忽略的灰色地帶。萬一出了問題,風險得他們自己扛。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