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博覽會4月開幕
——文化創新科技創新是亮點
4月19日至22日,第十四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博覽會將在享有“中國鞋都”美譽的福建晉江市舉行。本次展會上,鞋類企業文化創新、科技創新將成為廣大參展商共同關注的亮點。
配套活動豐富多彩,文化創新內涵突出
為更好詮釋晉江鞋業產業創新內涵,本次展會將籌備鞋文化“T臺秀活動”。同時,還將舉辦第二屆中國童鞋產業高峰論壇、2012年晉江運動鞋制作技能競賽、第六屆中國鞋都(晉江)海峽兩岸運動鞋設計大賽、第二十五屆“晉江博士后講壇”、“喜得龍”杯第五屆中國(晉江)鞋文化動漫創意大賽、中國(晉江)鞋文化cosplay邀請賽、中國(晉江)鞋文化T恤涂鴉大賽等系列配套活動。
記者了解到,長期以來,晉江市高度重視發揮鞋博會產銷對接平臺的作用,將創新鞋文化內涵始終貫穿其中,建設有影響力和滲透力的品牌文化正成為晉江鞋業企業共同專注的目標。另外,晉江借助鞋博會這一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的項目涉及領域廣泛,包括現代倉儲、物流、信息、貿易、酒店商場、電子、服裝、鞋業等,全力配合鞋業產業的創新發展。
科技館繼續設立,科技創新特色鮮明
此次展會將繼續設立科技館,充分展示鞋業科技成果、企業創新產品、高校和科研院所最新科研成果以及晉江市鞋業企業的科技創新產品。目前,組委會已向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陜西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北京皮革工業學校、福州大學、華僑大學等省內外有關高校、科研院所發出參展邀請函,征集各單位在鞋業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同時也通過深入企業,了解企業技術開發、技術需求,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情況,初步確定此次展會相關5項科技合作項目。
晉江制鞋業擁有大量具有國際水平甚至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設備,其中有600多家制鞋企業引進意大利、德國、日本、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生產的自動制鞋流水線3000多臺(套),250多家鞋材企業擁有EVA鞋底一次成型注射機500多臺。同時,企業始終注重自主研發投入,目前共掌控了鞋業生產2000多種核心技術、擁有189項專利。
臺灣展團再度亮相,國際品牌同臺競技
今年,臺灣展商團將在鞋博會的73個展位上展示臺灣鞋業的發展成就。臺灣制鞋工業同業公會、機器工業同業公會也將帶團參展。記者了解到,為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由鞋博會組委會與中國皮革協會、臺灣區制鞋工業同業公會聯合主辦的2012晉江工業設計金獎之第六屆中國鞋都(晉江)海峽兩岸運動鞋設計大賽將繼續舉辦。繼第八屆鞋博會設立臺灣館以來,鞋博會已經成為兩岸鞋產業交流的重要平臺。
據統計,本屆展會已吸引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韓國、日本、印度以及我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家企業報名參展。博覽會將設置國(境)外參展商展位413個,占25.8%,安踏、361度、特步、青島雙星、喬丹、喜得龍等主要成品鞋品牌企業也踴躍參展。此外,還有來自歐美、東南亞等地區的一千多名客商將齊聚晉江參加博覽會。
匯集產業知名品牌,彰顯鞋都獨特魅力
本屆展會設置標準展位1600個,面積達5萬平方米,分設鞋類成品、鞋業機械和鞋材輔料三大展區,展覽范圍包括鞋類制成品、鞋材及輔助材料、化工原料、鞋機、皮革機械設備、皮革制品以及相關科研、設計、信息刊物、圖書等。
記者了解到,目前,晉江全市有鞋類生產企業3016家,從業人數超38萬人,年產鞋10億雙,產值超過700億。其中運動、旅游鞋占全國總產量的40%、世界總產量的20%,產品遠銷163個國家和地區。全國品牌專賣店十多萬家,現有31枚中國馳名商標、9件中國名牌產品、36件國家免檢產品,“國字號”品牌總數占全國運動鞋行業的一半以上,獲得了“中國鞋都”、“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稱譽。晉江鞋業產業擁有配套完善的產業生態鏈,并形成社會化分工、自主配套一條龍生產協作群體,市內相關研發設計、銷售推廣公司眾多,基本能滿足鞋業企業足不出戶就實現生產到銷售全過程。
本屆博覽會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泉州市人民政府、中國皮革協會、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協辦,晉江市人民政府、晉江市制鞋工業協會承辦。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柯榮誼 編輯: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