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全國最大的“Q幣犯罪產業鏈”--一伙由青年人組成的犯罪團伙涉嫌對上千萬臺電腦用戶植入木馬,占中國互聯網盜竊Q幣犯罪產業鏈總規模的近80%,且形成了制作木馬、研發輔助軟件、掛馬、盜號、洗信、販賣Q幣等犯罪全程流水線作業。
重慶挖出的網絡犯罪大案,再次敲響信息安全警鐘:如何斬斷伸向網絡信息的“黑手”?
全程流水作業的“Q幣犯罪產業鏈”
Q幣是騰訊公司開發的網絡虛擬貨幣。Q幣犯罪,是指一些不法分子趁機竊取電腦用戶信息及其Q幣,再轉賣獲利的違法犯罪行為。近日,重慶挖出了一條橫跨全國的開發制作、策劃組織、指揮種植“木馬”,再通過“木馬”植入盜竊QQ信息,將Q幣進行網上銷售的網絡犯罪產業鏈。
今年2月,重慶市公安局網安總隊接到多起群眾報案,稱QQ號碼和Q幣被非法竊取。警方調查發現失竊的Q幣都被換成網絡游戲“QQ仙俠傳”中的元寶進行了轉移,接收者是一個名為“小懶蟲”的游戲ID。他僅一個月內便涉及交易QQ號碼1471個,折合人民幣近29萬元。
經調查,“小懶蟲”梁某是重慶合川人,與妻子明某在淘寶網開設了一間名為“懶蟲貓小寶”網店。從2011年7月起,梁某夫妻通過在網店販賣“QQ仙俠傳”元寶,獲利達86萬余元人民幣。警方循線追蹤,挖出了梁某的主要聯系人“亮亮”。
通過海量數據偵查比對,一個龐大的網絡盜竊Q幣犯罪鏈條浮出水面:
一是策劃、組織、指揮工作,由網名“亮亮”的犯罪嫌疑人吳某負責。他系網絡犯罪圈內“知名人物”,具備較強號召能力和豐富的“從業史”。
二是“洗信”和“掛馬”,前者由犯罪嫌疑人尹某負責,即按照“亮亮”授意,對盜竊而來的用戶QQ信息進行分類處理;后者系網名“香草”的犯罪嫌疑人翁某等五人開設“楠天網絡科技公司”作為掩護,通過種植木馬病毒,控制客戶主機的方式,大肆開展DDOS攻擊,導致用戶電腦感染;
三是開發盜號輔助軟件,犯罪嫌疑人吳某等三人自行開發軟件后協助“亮亮”傳播木馬,收取費用分成;
四是銷售環節,如犯罪嫌疑人梁某及其妻子犯罪嫌疑人明某,從“亮亮”處以7.0折到7.3折的折扣買進Q幣,以游戲元寶形式在網店以7.9折出售,賺取差價。犯罪嫌疑人和某等三人也在“亮亮”指使下,協助梁某夫婦進行銷贓活動。
由于犯罪嫌疑人分散在全國各地,今年3月11日,專案組7個抓捕小組在重慶、海口、杭州、福州、泉州、保定、成都同步出擊。當日23時45分,1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歸案。在進一步偵查中,警方又將“神秘”的木馬制作者--武漢某大學二年級研究生王某抓獲。
經調查,該團伙自2011年3月以來,涉嫌對1000多萬臺電腦植入木馬,盜取Q幣進行販賣,非法獲利六百余萬元。同時他們還將被盜QQ號碼廣泛用于詐騙好友、靚號買賣、微博推廣、垃圾短信等違法犯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