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節日免費通行少收200億元”引熱議,“多免、全免”呼聲與現實存在巨大落差
再過段時間,人們將迎來首次全國范圍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的重大節日——中秋國慶假期。近日,交通運輸部(以下簡稱“交通部”)科學研究院專家的一項有關“所有重大節日免費,全國高速公路一年將少收200億元”的估算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對這一說法提出質疑的理由是:這200億元本來就不應該收。多年來,民眾要求清理甚至取消高速公路收費的呼聲越來越高,在收費公路改革堅冰難破的大背景下,重大節假日免收高速公路過路費已經是公眾“退而求其次”的訴求。
事實上,在這一新政策公布之初,不少公眾就提出,“為何重大節假日只包括春節、國慶節、勞動節、清明節,應該把元旦和平時的雙休日都算進去?!边€有一些公眾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高速公路完全取消收費。
公眾期待和政府決策為何總有差距?曾經在今年8月初《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公布之后,做出這一估算的交通部科學研究院交通財政與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胡方俊近日接受了中國青年報記者的采訪。他認為,面對公眾對高速公路應該免費通行一邊倒的呼聲,應該客觀看待,全面分析。
不是每條高速公路都盈利
據胡方俊介紹,1984年,我國第一條收費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建成通車。從此以后,“貸款修路,繳費還貸”開始成為我國公路、特別是高速公路大踏步發展的“制勝法寶”。這項政策的優點頗為鮮明,彌補了改革初期政府財政資金的不足。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果我國沒有收費公路,只用政府財政的錢建設公路,那么我國的高速公路交通網絡要落后數十年。”
交通部發言人何建中在2012年年初曾提供過一組數據:中國收費公路累計投資總額為3.65萬億元,債務余額為2.32萬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4%,這2.32萬億元是必須連本帶息歸還給投資方的,收取通行費就是為了還這筆錢。
據了解,在1990年之后十多年里建成的高速公路,多數屬于連接省會城市以及人口超過100萬人的中心城市的公路,這些高速公路經過十多年的市場培育期,由于所在地區人口密度高、車流量大,通常能夠還本付息,不少在還完貸款后進入穩定的盈利期,形成了一定的“高速公路現金流”。
然而,近幾年修建的連接中小城市的高速公路,由于車流量小,通常缺乏還本付息能力。目前正在建設或將要建設的高速公路,大多位于收入水平低、人口密度低、車流量低的中西部地區,這些公路大都屬于國家戰略性路網支撐體系的組成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的公路建設負債將大幅度增加,還本付息能力將大幅度下降。
胡方俊說,近幾年來,地方二級公路不斷改造提升等級,司乘人員可以有更多選擇,新建成的高速公路很多都沒有達到投資論證時的預期車流量。同時,“每一條高速公路都需要進行日常維護,長期小修、定期大修,不少客流量大的高速公路還要不斷拓寬車道,設備運轉費用、公司基本管理費用等都使營運成本增大,投資回收期一般都在15年甚至20年以上,個別高速公路甚至在國家規定的西部地區30年最長收費期內也不能收回投資。”
在胡方俊看來,現在一些人有個認識誤區,認為許多投資經營高速公路的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很高,“判斷這類公司是否盈利,應該看它的凈資產收益率,而不是毛利率,根據我們的調研,近幾年來,深圳高速公路每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只有7%~8%?!?/p>
某省交通投資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曾經表示,“2004年以前,我們建的高速公路項目,效益確實非常好,毛利率甚至達到90%以上。2004年以后,情況開始變差。從2006年到現在,我們的虧損已經超過100億元。現在我們通車的17個高速公路項目,只有4個是盈利的?!?/p>
他算了一筆賬:以現在高速公路的建設造價為例,假設一條高速公路造價為1億元/公里,按照銀行貸款的一年期貸款利率6.56%來計算,一年的利息為656萬元/公里。假設養護費按照最保守的成本的1.5%來算,為150萬元/公里。這樣算下來,每公里一年的支出成本為800萬元。如果只付利息的話,每天每公里的通行費收入也要在2.2萬元以上,才能夠覆蓋成本。
“但是從我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從2008年到2010年3年,在投資經營高速公路的上市公司中,每天每公里通行費收入平均超過2.2萬元的只有3家:深圳高速、廣東高速和滬杭甬高速。”
胡方俊說,實際上,目前國內多條高速公路的管理者的目標僅是希望能夠按時“還本付息”。
審計署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報告顯示,2010年全國高速公路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其他相關債務的借新還舊率達到54.64%,相當多地區的高速公路收費收入已經不足以償還債務本息,因此,要依靠舉借新債來償還舊債。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2011年4月,云南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向債權銀行發函,表示“即日起,只付息不還本”。該公司在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等十幾家銀行貸款余額近千億元。在違約公函發出后,云南省銀監局和各債權銀行與云南省政府進行了多次溝通,云南省政府作出了增資、墊款等承諾,并要求企業撤回公函。
問題是,下一次還本付息日來臨時,云南省政府還有錢墊款嗎?云南省政府到哪里去籌資?又如何償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