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甲午風云》劇照
《報春花》劇照
2012年11月8日,觀眾心中“永遠的鄧大人”、同行眼中“北方話劇的代表人物”李默然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85歲。
50年前的一部《甲午風云》讓李默然成為了愛國壯士的代言人,而生活中,身兼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名譽院長等頭銜的他,同樣用自己的凜然正氣守護著戲劇的一方凈土。
60年戲劇生涯,80余載赤誠人生。李默然以獨特的光芒閃耀在話劇舞臺上,也閃耀在電影銀幕上。著名戲劇大師曹禺生前評價說:“很少有人能像李默然那樣保持這樣永遠的藝術青春。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從未停止過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他走過了一條不間斷的持續(xù)探索的藝術道路,為人民群眾留下了一連串閃耀著生命靈光的人物形象。”
李默然簡介
李默然(1927.12—2012.11),男,原名李紹誠,原籍黑龍江。中國話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電影演員。從藝逾60年,共演出話劇60多部,先后在話劇《尤利烏斯·伏契克》《第一次打擊》《智取威虎山》《市委書記》《報春花》《李爾王》中擔任主要角色。此外,還在8部影片中擔任過主角。1960年在影片《甲午風云》中成功地塑造了愛國將領“鄧世昌”的形象,贏得廣泛贊譽。1986年被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授予“話劇表演藝術家”稱號和“話劇終身榮譽獎”的殊榮;1996年,遼寧省政府授予他“人民表演藝術家”稱號; 2007年獲得國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的“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榮譽稱號;2007年獲第十七屆白玉蘭戲劇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1.“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我李默然”
李默然原名李紹誠,1927年12月出生在黑龍江省尚志縣一個回族貧民大家族中,兄弟姐妹8人,他最小。7歲那年,當?shù)匕缀砹餍?,他家族?8人被奪去生命,李默然也染上了白喉,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了半年后才僥幸活下來。
李默然10歲方入小學讀書。他好學上進,成績優(yōu)異。14歲那年,在鐵路工作的哥哥被日本人開除,家庭經(jīng)濟的支柱坍塌了,李默然不得不輟學去謀生。從此,他做小販,當雜役,做郵差,小小年紀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李默然做小販的新安市場是牡丹江最熱鬧的地方,每天都有京劇、西河大鼓、京韻大鼓、奉調大鼓、河南墜子等演出。李默然每天賣完香煙就溜去看蹭戲。聽多了看多了,他便開始模仿,居然惟妙惟肖。京劇《武家坡》《二進宮》《轅門斬子》等許多劇目的臺詞他都能背下來,生旦凈末丑,唱念做打,他全會。14歲時,他為大姐一家演出《武家坡》全劇,既演薛平貴,又演王寶釧。
此后,他又迷上了電影和話劇。
什么時候自己能上臺演戲?
機會來了。1945年,他進入郵政局。郵政局有個業(yè)余劇團每天都在排戲,他便每天趴在墻頭偷看。一天,導演發(fā)現(xiàn)了他:“喜歡演戲?想不想試試?”他點頭。剛好該劇缺一個仆人的角色,導演就讓他按劇本要求試演了幾個動作:掃地、抹桌,主人上場,他壓低聲音,做沙啞蒼老狀:“老爺,您回來啦!”
導演大驚:“你簡直是個天才!”“天才”終于登臺演出了。
不久,劇團又排了《風雪之夜》,“天才”出演一個大資本家。演出很成功,從此,李默然漸漸有了些名氣。
1947年,由剛從延安回來的舒群、羅烽、白朗等人主持的東北文藝家協(xié)會文工團招收團員,李默然毫不遲疑地投身到這一革命文藝團體之中。
1985年5月,國際戲劇大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李默然作為中國代表,不僅在大會上發(fā)言,而且被選為大會執(zhí)行主席之一。他心潮起伏,感慨萬千。從一個文化底子很薄的苦孩子,到成為飲譽國際劇壇的藝術家,李默然把自己的成就歸功于黨的培養(yǎng)。在1996年遼寧省政府舉辦的紀念李默然從藝50周年大會上,他熱淚盈眶地說:“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我李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