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圖:1月29日,北京霧霾彌漫。
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宋 嵩制圖
核心閱讀
1月29日,霧霾仍然籠罩我國中東部地區。中央氣象臺繼28日第一次單獨發布霾預警后,29日繼續發布霾預警并升級為黃色。
記者29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反映空氣質量的PM2.5濃度與大氣能見度、相對濕度等氣象要素,首次并列為霾預警分級的重要指標。
霾預警分為黃色、橙色、紅色三級,將盡可能提前發布
1月28日,中國氣象局預報與網絡司發布通知,對霾預警信號標準進行了修訂,首次將PM2.5作為預警分級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日,中央氣象臺首次單獨發布霾預警,不再像往常一樣發布霧霾預警。
記者了解到,中國氣象局將霾預警分為黃色、橙色、紅色三級,分別對應中度霾、重度霾和極重霾。在預警級別的劃分中,首次將反映空氣質量的PM2.5濃度與大氣能見度、相對濕度等氣象要素并列為預警分級的重要指標,使霾預警不僅反映大氣視程條件變化,而且體現空氣污染或大氣成分的狀態。同時,在霾預警中引入PM2.5濃度指標,也使得單獨發布霾預警更具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據介紹,中國氣象局正組織專家進一步研究修訂霾預警信號的相關規范標準,將在現行標準試用一段時間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
中國氣象局預報與網絡司在通知中強調,針對霾的預警要兼顧時效性和準確性,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提前發布。
霧霾持續影響中東部交通,北京1月霧霾近60年來同期最多
自26日開始的這次霧霾天氣過程,是今年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第四次大范圍霧霾,嚴重的霧霾天氣對大氣環境、群眾健康和春運交通帶來了很大影響。
記者29日從北京市氣象局了解到,從1月1日到29日,北京南郊觀象臺霧霾日數為24天,僅有5天不是霧霾日;霧霾日數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為1954年以來同期最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數據顯示:27—29日,北京空氣質量指數(AQI)接近400,大部分地區達到嚴重或重度污染級別。
據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監測顯示,霧霾天氣29日持續影響中東部地區交通情況,北京、河北6省市30余條高速公路局部路段曾通行受阻,但受影響路段基本在中午前后陸續恢復通行。主要運輸通道未發生嚴重擁堵和阻斷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