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信訪舉報、開展專項督查,確保補貼及時、準確、公開
為確保廣大困難群眾和社會各界準確掌握一次性生活補貼政策的具體內容,民政部、財政部積極協調新聞媒體,對一次性補貼的發放對象、人數、標準、資金來源和發放時限等進行大力宣傳,使困難群眾人人知曉。
內蒙古自治區為了確保補貼資金一次性發放到位和防止虛報、漏報等現象的發生,各級民政社會救助部門暢通信訪和舉報渠道。
山西、遼寧、黑龍江、山東等地開展了發放情況專項督查,各級民政、財政部門通過實地檢查、隨機抽查、暗訪核實等方式,認真檢查補貼資金發放情況,確保了發放工作及時、準確、公開。
慈善救助、家政服務……各地推出系列“自選動作”
為了讓更多的困難群眾享受到實惠,各地民政部門實施了“自選動作”。
北京城鄉低保家庭(含農村五保戶)在享受中央、市級生活補貼的基礎上,還可以按照單人戶300元、兩人以上每戶600元的標準領取兩節慰問金。據統計,全市共有10.23余萬戶城鄉低保家庭受益,支出資金2282.535萬元;天津市為城鄉困難群眾發放春節慰問金每人100元,資金共計2.2億元;吉林省在發放春節補貼同時,通過慈善救助等形式為貧困戶發放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資。
全國各地普遍對其他低收入家庭進行了摸底排查。遼寧、黑龍江、河南、陜西等地對困難群眾發放了取暖補助、電價補貼等專項補助;青海等地發動志愿者為困難群眾提供家政服務、生活救助等志愿服務。(記者潘 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