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消費上演“變身術”
轉戰私人會所司機領客月提數萬元
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畸形消費、奢侈浪費出現大幅下降,也在部分程度上斬斷了高檔煙酒銷售、回收利益鏈,但《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發現,上有對策,下有對策。畸形消費正在上演“變身術”,即以一些更加隱蔽的形式存在,如轉戰私人會所。
“魚翅是我們的特色,現在賣的也挺好,我們這邊是會員制,安全沒問題,您要是有顧忌我們可以把位子安排在里面。”北京美錦譚饌魚翅酒家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媒體報道,某國企食堂宴請官員,把茅臺裝在礦泉水瓶子里。據記者最新了解的情況,像吃魚翅這樣的畸形消費的情況仍然存在,并且開始向私人會所轉移。
“在中央推行節約新政,奢侈消費仍然大量存在,只是轉換了戰場,不敢隨便在公共場合吃了。”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北京某官員原來每天的流水花銷是6萬元左右,可自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也沒見減少多少。
“我們的口號是‘精英’、‘私密’、‘尊貴’,人均消費600元左右,以粵菜、蒙菜為主,鮑魚、魚翅都在做,茅臺酒2800元一瓶,絕對能保證安全。”伊水源會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私人會所一般很隱蔽,外面看著很不起眼,但是里面裝修奢華,這些會所不對外開放,只接受會員或熟人介紹。北京某私人會所的保安表示,三個人在這一頓吃五十萬是很正常的事。“越偏的地方,價錢越高,領導越愿意去。領導的司機每月往私人會所拉客拿提成就能拿五六萬元,私人會所的保安每月都能拿兩三瓶茅臺,一桌客人喝了兩瓶茅臺,報賬時就報一箱,反正又沒人查賬。”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孝德認為,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富人經濟圈、富人消費圈,這在大都市成長得很快,就是會館消費。會館消費有合理性,即高端消費開始分層,某個群體,圍繞某個主題,大家形成討論、研究,注重精神、文化的交流,而不完全是高端的物質消費。當前應該關注奢侈浪費被打壓后向私人會館轉移的現象。
“萬壽路附近有一家私人會所,以收藏為主題,只接受會員或熟人介紹,廚師是從釣魚臺國賓館退休的,菜品方面,像千島湖的魚頭早上打撈上來,晚上就運到北京,絕對保證新鮮,所以價格也會很貴。”經常出入私人會所的王女士表示,該會所主要是靠會費來盈利,餐飲只是副業,中央新政出臺后,大家不敢在外面吃了,都轉移到會所里面,會所老板現在把副業當成主業來做了。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私人會所并不對外經營,因此相當一部分都沒有辦理任何證照,沒有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沒有餐飲執照,沒有衛生許可證,屬于無照經營,會所的運營也無法得到有效監管。
專家:中高端餐企應積極謀劃轉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指出,財政資金、公共資產都是納稅人的錢,任何人都沒有貪污浪費的權力。要建立公開、透明、規范、完整的預算制度,把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都納入預算,逐步做到所有政府開支都要事先編制預算,讓人民能有效進行監督。今年起逐步實現縣級以上政府公務接待經費公開。
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走向常態化,公款消費、公務浪費的閘門也將越收越緊。畸形消費支撐的畸形產業鏈有垮塌之勢,高檔酒店利潤下滑,正在消費回歸理性之時。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孝德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政府部門的公款消費被遏制的話,高端消費會受很大影響,公款消費已經退燒,效果已經顯現;由于許多企業的消費行為也和政府有關,政府的行為會間接影響到企業的行為、民間消費行為,反對奢侈浪費這個信號也告訴社會,包括不受政府控制的民間企業的高檔消費都要收斂,當然這個效果的顯現還需要一個過程。
“我們需要經濟增長,但是不需要畸形的經濟增長,如果這種消費導致了非道德性的消費,那么這種消費、這種營業額、這種G D P是‘有毒’的,是應該舍棄。”張孝德認為,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消費,雖然我們一直在講擴大內需,但是這種內需應該是健康的、低碳的、環保的、符合道德倫理的內需,而不是為了消費而消費,因此當前提倡的節儉消費、生態消費、道德消費應該不但止于政府行為的層面,還應該向全社會進一步倡導。
“民間消費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公款消費影響,如果能把政府公款浪費遏制住了,那么我國的消費開啟良性循環就有了很好的開端,把引導健康消費作為一件系統工程來考慮,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應該跟進一些政策,從遏制政府公款消費、公務浪費,到呼吁全社會健康、理性消費。”張孝德表示,比如在輿論上應該倡導健康消費;利用稅收的杠桿,對高端消費增稅的辦法來調節;對某些受保護的動物立法;加強道德自律。
在這種倒逼機制下,一些高端酒店回歸市場、回歸民間,消費結構開始良性循環。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眾多高端餐飲企業不得不重新調整經營策略,降低身段謀出路。北京湘鄂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公司旗下“湘鄂情”品牌將進軍大眾餐飲市場,對酒樓餐飲業態進行轉型,從中高端轉為家常菜,建成家庭歡聚餐廳,服務于大眾。湘鄂情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孟凱表示,湘鄂情將取消最低消費、包間服務費等收費項目,通過停售高端菜品、調整高中低檔菜品比例、以超市價銷售酒水等方式來降低“門檻”,價格超過200元每位的菜品全部停售,超過300元每斤的海鮮全部停售。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助理邊疆表示,不可否認,中央“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舉措抑制住了一部分奢侈消費的現象,但也對不少中高端餐企產生了影響。但我國餐飲企業正在積極采取措施,近一半的企業及時調整經營戰略,近四成的企業在進行市場觀察和研究,預計未來半年將是餐飲業的關鍵調整期。
專家認為,餐飲企業要調整高中低檔菜品的比例,以吸納普通大眾消費群體,給消費者提供性價比高的菜品選擇。此外,市場發生了變化,餐飲經營也要轉變營銷策略,可以開拓更多的餐飲服務,如承接同學會、壽宴、婚宴等項目,并細化服務求發展。中高端餐飲企業在當前的形勢下要生存發展,就要放低身價,調整目標消費層并轉換經營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