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七事變”爆發76周年。昨天,共有10位老人獲得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證書,最大的93歲,最小的76歲,“他們每個人的親身經歷都是最好的歷史教科書,都將永久性地成為館藏展覽。”據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介紹,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是歷史的“活人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年來不少老人相繼去世,目前在世的不到200人,平均年齡超過80歲,大多數年邁多病。
昨天,新認定的10位大屠殺幸存者分別是:金秀芳、岑洪桂、岑洪蘭(宿遷)、祝四孜、易翠蘭、徐家慶、巫吉英(鎮江)、阮定東、黃桂蘭、馬秀荷。由于年事已高,有的由家人代領證書。
他們是怎么認定的?朱成山介紹,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認定是非常嚴格的,主要有三個條件:一是“在場”,南京大屠殺期間必須要在南京,在日軍屠殺施暴現場要有親身經歷、親眼所見或親耳所聞;二是有清晰的歷史記憶,記憶的相關內容必須要與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實相吻合;三是本人曾受到傷害,有明顯的傷疤。
據介紹,從2009年起,通過來電、來信等方式,紀念館與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援助協會共接到有關幸存者的線索209條,經細致走訪、證言整理及專家論證后,最終共有80人被確定為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昨天上午剛剛獲頒證書的10位老人則是紀念館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發現并認定的。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援助協會會長張伯興表示,協會今后將進一步做好征集幸存者線索、搶救性保護幸存者資料及發揮幸存者特殊歷史證人的教育作用等工作,從而為歷史留下更多珍貴的證言與史料。
新認定10位幸存者
金秀芳 女 1921.7.1出生。三舅失蹤,自己險遭日軍強奸,后躲入金陵女子大學。
岑洪桂 男 1924.11.6出生。親弟弟被日軍燒死,自己被推入火里,腿被燒傷。
岑洪蘭 女 1934.7.5出生。日軍向父親開槍,父親沒有中彈,自己被子彈劃破了下巴,臉上至今仍有彈痕。
祝四孜 女 1920.6.3出生。三姐家7歲兒子,腰部中彈,重傷身亡。五嫂子被炸死,肚子被炸開,腸子流出。
易翠蘭 女 1923.5.6出生。躲過日軍尋找“花姑娘”行動,挨過一槍托。
徐家慶 男 1925.6.15出生。看到哥哥、姐夫衣服被脫光,被日軍綁起來,嚇得大哭。舅爺就說日軍是好人,日本兵用馬刀試了試,后來把他們放了。
巫吉英 女 1925.6.15出生。在家中,被闖進來的日軍在左大腿上刺了一刀,至今有傷疤。
阮定東 男 1937.5.4出生。被爺爺抱上小船過江,撿回一條命。
黃桂蘭 女 1924.10.15出生。日軍進村時,躲在閣樓上,日軍走后才敢出來,看到滿大街被日軍刺死的同村人。
馬秀荷 女 1927年出生。看到家中伙計被日軍帶走后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