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廣州海珠區怡樂路,大人用傘為小孩子擋住猛烈的太陽光,臺風過后,氣溫回升,街上熱浪襲人。 記者喬軍偉 攝
廣州今夏有多涼爽?昨天,某官方認證的天氣預報微博發布了今年以來大城市的高溫排行榜,排名第一的長沙超過35℃的高溫天數已達44天,而廣州只有“可憐兮兮”的5天!不過,氣象專家告訴記者,廣州的特點是后程發力,直到9月乃至10月份都還會熱浪翻滾。
昨天,某官方認證的天氣預報微博發布了今年以來大城市的高溫排行榜:截止到昨天,高溫天數排在前十名的分別是長沙、重慶、杭州、臺北、上海、福州、南昌、南京、鄭州和武漢。其中,長沙超過35℃的高溫天數達44天,重慶和杭州的高溫天數分別達到了37天和33天。廣州在榜上坐第17把交椅,排在前面的有海口、北京等城市,后面則多為地理位置比廣州偏北的城市。
長沙也坐上了連續高溫天數最多的“寶座”,連續高溫多達35天,時間超過一個月。而杭州連續高溫天也有19天之多。
說到今年的極端高溫,長沙的39.5℃就要稍遜一籌——最高為重慶錄得的40.9℃。廣州在有氣象記錄以來,還沒有出現過這么高的氣溫。今年最高也不過只有36.4℃。
熱因:副高強盛雨水弱
氣象專家指出,除了副熱帶高壓在今年夏天長期穩定盤踞,造成了我國的高溫外,今年雨帶較早移至北方也是燥熱的“元兇”之一。7月初,我國東部主雨帶就北移至華北黃淮一帶,比常年同期偏早了近半個月。往年7月上旬長江中下游還在梅雨季節,今年7月初便被副高控制。沒有了雨水的降溫作用,熱浪的氣焰更為囂張。
不僅中國,今年夏天北半球其他國家都遭受了熱浪的襲擊。其中,日本、美國西部、歐洲大部等地甚為明顯。專家指出,這與暖高壓脊有關。
變暖趨緩 造成夏季熱浪
專家指出,2003年夏季,我國南方也經歷了一次罕見的高溫熱浪,持續時間從6月30日一直到8月11日,長達43天,多地氣溫刷新歷史同期極值。相比起來,今年7月,江南及重慶等地高溫的強度和持續時間都不及2003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最近進一步指出,最近這10~15年,全球變暖的速率其實是有所趨緩的,這對中國氣候格局的一大影響就是高溫天氣有所增加。
他分析說,這主要是因為影響中國的大氣環流發生了變化,緯向環流型減少、經向環流型增多。這一多一少,使得我國南北冷暖空氣的交換比以前更為劇烈和頻繁,熱帶和副熱帶的暖空氣更容易滲透到北方,從而產生大范圍、持續性的高溫熱浪。對普通人來說,所感受到的就是冬天更冷、夏天更熱、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有分析認為,這一次氣候變暖趨緩可能會延續到2017年,之后全球溫度將再度明顯上升。
后日就立秋了?廣州離秋還遠!
氣象專家告訴記者,今年伏天到8月21日結束,而從多年記錄看,每年出伏后的8月底和9月份,廣東仍是熱天。廣州9月下旬最高氣溫甚至還有可能超過36℃,1963年9月5日就曾出現37.6℃的高溫。
而從節氣上來說,后天起就將進入立秋節氣。當天16時20分,將正式進入我國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立秋。在北方一些地區,立秋意味著暑去秋來,但廣州的高溫天氣遠未結束。據統計,若以平均氣溫來劃分季節,廣州30多年平均入秋的時間為10月29日,盡管每年入秋日期有一定的差異,但總的來說,是在平均入秋日期中前后波動,波動幅度一般不超過1個月。最近4年(2009至2012年),廣州進入秋季的日期分別是11月12日,10月26日,11月20日,11月4日。
實習編輯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