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挑燈夜戰“雙十一”]
[“雙11”奇葩:丈夫防妻敗家錯輸密碼鎖賬戶]" />
“雙十一”這一天,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電商網站天貓和淘寶總成交額350.19億元,相當于9月中國社會零售總額的一半。組成這350億元成交額的已經不再只是化妝品、服裝等傳統網絡銷售產品,汽車、理財金融產品等交易額較高的商品逐漸成為電商新寵,而且一些實體的百貨商店也借助電商的平臺高調營銷,形成了傳統與電商的競合。再有,圍繞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物流業呈現追趕勢頭。
“雙十一”是阿里巴巴集團在2009年開始的一項網上商店促銷活動,參加活動的商家以五折甚至更低的折扣吸引消費者。這一天日期恰逢四個“1”,所以有人戲稱為光棍節促銷。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說,從5年前第一個“雙十一”1億元的交易額,到今天的350億元,表面上是交易數字的井噴,背后卻是消費習慣、營銷模式、經濟增長模式等商業生態鏈中多維的變化。
有記者曾經問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雙十一”未來會不會成為絕唱?馬云的答復是,“不會成為絕唱,阿里不做,也有人做下去?!p十一’已經不是淘寶的節日,已經成為年輕人的節日,更是中國人的節日”。胡延平也認為,“雙十一”看似是阿里巴巴的盛宴,但本質上是以中國互聯網經濟、物流產業井噴式發展為基礎的。沒有這個基礎,“雙十一”只會是空中樓閣。
“雙十一”,傳統商場迎合還是抵制
“到2020年,如果王健林贏的話,那就是我們整個社會輸了,是我們這代年輕人輸了”。這是“雙十一”當天,馬云放出的豪言。他曾經跟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打賭稱,2020年,網上銷售要超過實體商業。
馬云解釋說,如果2020年房地產業依舊占領中國經濟主流,說明我們的轉型升級沒有做好,說明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不如他們上一代人,所以我們必須贏,我相信這一代年輕人一定會做得更好。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發現,商場里服務員比顧客多。企業家很聰明,他們知道未來趨勢是什么”。馬云說。另一個事實是,彭博社的數據稱,中國去年網上零售額增長率從上一年的4.3%提高到6.3%,而市場份額居前100名的實體店增長率從11.2%下降到9%。
傳統實體商業如何跟互聯網商業競爭、融合?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雙十一”,銀泰商業集團旗下35個實體店參與了“雙十一”購物節,在主要門店設置天貓銀泰店商品專區,用于線下體驗線上購物,掃碼加入天貓購物車,可在天貓完成交易。天貓銀泰百貨精品旗艦店,開場25分鐘,就以700多萬元的成破去年全天的記錄,穩居當天天貓箱包類銷售排行第一。
北京朝陽大悅城表態愿意做“雙十一”的“試衣間”,自11月1日起至11月11日,全場商戶將對消費者公開貨品編號,消費者可以隨意抄寫,并到網上下單。
也有的傳統商家并不買賬。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19個知名家居賣場聯合封殺“雙十一”。這些賣場給商戶的下發通知稱,“廠家和商戶在線上開展低價促銷時,要向賣場等主要合作伙伴進行通報并將賣場的價格調至與線上一致;未經賣場允許,不許利用賣場的商標商號進行宣傳,不許通過電商移動POS將賣場的業務轉至他處進行交易。”
“雙十一”當天,阿里巴巴特意請了許多傳統商業老板現場觀摩,一位從事保險行業的老板稱,利用互聯網銷售不可阻擋,但傳統線下是命根子,怎樣在保命的同時把握未來是傳統商業的難題。
一位投資人表示,從現在開始,傳統商業經濟領域的老板們會更頻繁召開和參加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有關的會議。胡延平認為,互聯網和傳統經濟有融合,也有激烈的交鋒、殘酷的淘汰,死亡和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