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嚴查老年代步車 持駕照者駕駛罰款200元記12分
老年代步車上街,行人步步驚心。本報記者胡鐵湘攝
從上周末開始,北京市交管局開始了新一輪針對老年代步車、燃油電動三輪車的清理整頓,嚴格執行從去年年中就開始實行的處罰標準:無駕照者將被拘留。據交管部門統計,從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北京市涉及三輪車一般程序事故傷858人,亡136人。記者了解到,盡管此次規定持有駕照駕駛老年代步車等車輛者需罰款200元記12分,但這項規定基本形同虛設——一線交警表示,有駕照的老年代步車駕駛員“遠遠低于10%,可以說無限趨近于零”。
代步車活躍在大街小巷:
“薄薄的一層鐵皮,上來就跟機動車搶行,我們看著都替開車人捏把汗。”
74歲的劉老先生每天駕駛代步車往返家門和學校,接送孫女。在他居住的酒仙橋地區,老年人口占了相當比例,駕駛老年代步車的人也日益增加。
“遮風擋雨,還快。刮風下雨的時候也不用擔心孩子凍著。”劉老先生的話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代步車駕駛者的心聲。
“您眼神怎么樣?”記者問。
“我都這么大歲數了,能怎么樣?花了唄。看書不行,看路沒問題。”老人回答。
據他講,因為孩子也在車上,這輛車他從來都是慢慢開。“騎電動自行車的都比我快。”
在木樨園、大紅門服裝城、東郊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商業活躍區附近,老年代步車是另一種景象。記者發現,在城市中心區和大型居住社區,代步車的駕駛者多是歲數偏大的男性老者,而在低端商業繁華區,不少中年人用代步車拉客拉貨。越往郊區,駕駛者的年齡越低。“我們屢次嚴厲打擊,還是有不少司機跟我們打游擊。有的代步車還闖進快速公交專用道,我們只能派民警和協管員在路口死看著。”據一線民警介紹,這些代步車的時速經常能超過四五十公里。“薄薄的一層鐵皮,上來就跟機動車搶行,我們看著都替開車人捏把汗。”
無駕照駕駛四輪代步車應拘留:
“70歲以上老人即使處以拘留,也不入拘留所執行,說到底也只能警告和勸說。”
記者從交管部門了解到,老年代步車分三輪和四輪兩種。三輪車當中,按照設計時速50公里、氣缸排量50毫升、總重量400公斤的標準,超過的屬于正三輪摩托車,未超出的屬于正三輪輕便摩托車,那些外表與QQ非常相像的四輪老年代步車則全部按照微型載客小客車的標準執行。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無駕照駕駛機動車,需處以200元至2000元罰款,并處15日以下拘留。而一線交警普遍反映,對老年駕駛者,一般只能口頭警告,警告時還必須客客氣氣,萬一老人情緒激動,出點問題,交警弄不好就有洗不干凈的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70歲以上老人即使處以拘留,也不入拘留所執行,說到底也只能警告和勸說。”一線交警稱,在處罰駕駛員的同時,車輛需要暫扣,等到駕駛員拿來車輛的發票等合法證明后才予以發還。“發還的時候我們都會說清楚,回了家就只能在家里放著,絕對禁止再開出來。”目前,警方會對難以真正執行拘留的老年人進行信息登記,用于今后執法活動或出臺新規定時參考。
全身上下都是定時炸彈:
“老年代步車上的都是最普通的玻璃,一旦和汽車撞上,玻璃一碎,立刻全身豁開口子。”
披著一層薄鐵皮的老年代步車和普通自行車相比,400來公斤的分量算是強者,可一旦上了機動車道,比紙糊的強不了多少。據介紹,在大量涉及老年代步車的事故當中,輕微剮蹭小事故里,行人、騎車人傷得多,而一旦事故中出現死亡,幾乎全是代步車駕駛員。
據介紹,電驅動的代步車非常安靜,讓前方的騎車人和行人難以察覺,制動性能又不符合國家標準,加上駕駛員普遍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很多人以騎自行車的心態開著這種車,事故隱患比比皆是。“普通車的玻璃、后視鏡都是經過特種處理的,撞碎了也不容易傷人,老年代步車上的都是最普通的玻璃,一旦和汽車撞上,玻璃一碎,立刻全身豁開口子。”一線交警說,這樣血淋淋的事故已經發生了不少,特別是如果車里還有孩子,現場慘不忍睹。
本報記者 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