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你離腐敗有多遠,測一測就知道
南京在全國首推公職人員測腐試題
堂堂建委副主任,為何貪婪到連老婆的1元公交票都要拿到單位報銷?貪官被判入獄了,竟然搜羅了大包牙刷牙膏帶進去,還想在里面繼續當“領導”。百萬贓款鋪滿了床底,平時卻騎車上下班,他的內心真的HOLD住嗎?腐敗分子到底是怎么一點一點的蛻變變質的?除了制度、監督等外部因素外,心理貪欲也是重要的催化劑。12月27日,南京在全國首家推出《公職人員職業風險心理評估手冊》,用量化測試手段探測腐敗心理軌跡,開啟心理預防職務犯罪大門。
通訊員寧紀宣 鼓紀宣 揚子晚報記者孔小平 賈曉寧
國內首份職務犯罪心理調查
歷時五年,調研三大易腐領域,對話47名落馬貪官
首次繪出腐敗心理軌跡圖
“世上沒有誰天生就是貪官,那些墮落為罪犯的官員是如何一步一步墜入犯罪深淵的呢?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南京鼓樓區預防職務犯罪指導委員會主任、鼓樓區委常委、紀委書記馮雯蘭介紹說,為解開這個謎團,從2008年起,鼓樓區紀委、檢察院和南京大學犯罪控制與預防研究所合作,分析醫療行業、高校系統、工程建設三大領域職務犯罪情況,面對面訪談47名服刑人員,持續開展職務犯罪心理預防調查。為深入剖析職務犯罪心理發生、發展、演變規律,2011年,又對近200名職務犯罪罪犯進行了問卷調查,對職務犯罪心理構成特征、職務犯罪心理演變過程、職務犯罪心理外化模式、職務犯罪心理演變規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國內首份職務犯罪的心理調查報告。
“職務犯罪需要的畸變,通常經歷以下歷程:掌握權力——受到誘惑——欲望增強——選擇手段——動機斗爭——僥幸心理——選擇權錢交易——錢財來得容易——欲求變得強烈——以權謀私手段強化。”主導這項調查的南京大學狄小華教授說。
仕途受阻、攀比、“枕邊風”、家庭不睦、得意忘形
這5種情形最容易滋生腐敗
南京鼓樓區預防職務犯罪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鼓樓區檢察院楊建萍檢察長介紹:通過對近300名罪犯的調查和數據分析,公職人員在面臨下列情形時,更容易產生不良心態,并在這種心態的推動下,形成職務犯罪的動機。
一是當仕途受阻,升遷無望時,一些公職人員會因感受到“失意”,而將原來爭取晉升的努力,轉化為“撈一把”的動力,逐步將心思放到以權謀私上。
二是當比較失當,物質欲望增強時,一些公職人員會產生強烈的相對剝奪感,并產生不滿情緒,形成權錢交易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