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擁有獨特的文化基因
楊衛澤在會上說,2013年,南京圓滿完成了影響深遠的三件大事:精心組織實施了占全市30%面積、40%常住人口的新一輪行政區劃調整,成功舉辦了青春與活力綻放的亞青盛會,扎實開展了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而2014年8月,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南京舉辦。作為全球青年人的盛會,青奧會不僅是一場國際性體育賽事,更是一場國際性文化盛宴。南京是一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傳統精粹與文化活力水乳交融。50萬年的人類史、2480余年的建城史和450多年的建都史串起了南京文化的浩瀚輝煌,形成了南京文化的獨特基因。
楊衛澤引經據典描繪了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基因,南京的文學藝術巨作,從《洛神賦圖》、《桃花扇》到《紅樓夢》、《儒林外史》;南京的名家巨匠,從顧愷之、王羲之到傅抱石、劉海粟;“一江春水向東流”柔腸百轉,“二水中分白鷺洲”形象傳神,千百年來廣為傳唱。另外,1700多年的佛教興盛,讓南京成為當仁不讓的佛教圣地;800多年的貢院文化,奠定了南京的天下文樞地位;600多年前鄭和從龍江揚帆遠航,肇始了世界航海文明;100多年前,金陵制造局創立和下關開埠通商,譜寫了中國現代工商業的新篇章。另外,鐘山龍蟠、石城虎踞,在江南水鄉中散落著500多處文保遺跡,在禪林道場中坐落著世界文化遺產,在故國小樓里活躍著300多項非遺項目,在縱橫阡陌中歷數著上百家文博場館等,都形成了南京特有的城市品質和人文氣息。
南京缺乏氣質獨特的城市印象
“我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但尚缺乏一個氣質獨特的城市印象。我們一身的文化標簽,但尚缺少特色鮮明的文化標志。南京數量眾多的文化資源,有不少或束之高閣、孤懸一隅,或藏于庫房、深埋地下,尚未充分轉化為文化生產力。”楊衛澤在會上說,必須清醒認識到,南京文化遺產眾多,但保護利用工作還相對滯后。由于認識水平、方法手段和財力保障等多方面原因,不少文化遺產尚未得到妥善的保護,文化挖掘尚未緊緊跟上時代發展的節拍。南京文化資源豐富,但文化軟硬實力還相對欠缺。
楊衛澤說,文化不僅是古人留給今人的禮物,還應該是今人留給后人的禮物。南京將用現代人的智慧和先進手段,保護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文化資源,既注重保護好文化遺址、歷史街區、工商遺存、建筑風貌等物質文化遺產,又注重保護好南京云錦、金陵刻經、南京剪紙、金陵琴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