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兒去哪兒了
糾結與幸福 曬全家福成風景
這個春節,33歲的劉華婷有點不開心,因為她又一次被無數親友追問何時成家。“每逢佳節就被逼問。”劉華婷有些無奈地說,“為什么不能寬容一點點呢?”
劉華婷的郁悶代表了不少“恐歸族”的心聲。記者采訪發現,他們不是不想回家,卻害怕回家以后被“啥時候結婚”的逼問打敗,被“別人家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打敗,春節對他們而言,既是渴望,又是煩惱。
但“恐”歸“恐”,他們中的大多數仍和劉華婷一樣,選擇回家團圓。“我最想念我媽媽包的餃子。”說到“媽媽的味道”,劉華婷立刻泛起一臉幸福。
類似的幸福這個春節在網上很火爆,網友們爭相曬出自己“媽媽的味道”:一道糖醋魚、幾塊粉蒸肉、甚至是幾個包子、一碗小米粥……不是什么復雜的菜式,也沒有花哨的賣相,僅僅是“家的味道”就足以讓游子們感到幸福。
曬全家福也成了馬年春節的另一道幸福風景。網友“藍色猶豫”在江蘇常州地方論壇化龍巷上曬出了自家從1985年到2014年的全家福,每一張里都是滿滿的幸福笑容,令很多網友被打動。“藍色猶豫”說:“想讓大家一起感受和分享全家的幸福,也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一樣幸福。”
春節調查
網傳“回家7天
只有1天陪父母”
網傳“回家7天
只有1天陪父母”
近日,網絡上流傳消息稱現在年輕人春節回家很少陪父母,“7天時間加起來只有1天時間陪爸媽”。春節長假期間,記者采訪了山東、江蘇十幾位即將畢業或剛畢業的年輕人,其中多數人覺得確實自己長假期間陪父母的時間很少,而同學朋友聚會多、與父母共同話題少、“被逼婚”導致談“婚”色變等成為主因。
王小松去年大學畢業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令街坊鄰居都羨慕的體面工作。但每年回家短暫的幾天一眨眼就過去了,他很難有時間多陪陪父母。
“從臘月二十八回家,除了初一上午拜年和初三、初四走親戚,其他時間都很少在家,參加了兩個同學聚會,又參加了一個同學婚禮,差不多都是上午出門,晚上回家。”王小松有些愧疚,“農村過年規矩多,每天不是去親戚家,就是親戚來我們家,我又整天在外面,一年到頭就盼著過年能一家團聚,但其實很少有時間能陪父母說說話。”
與同學朋友聚會占據了太多時間相比,父母和子女間缺少共同話題,則讓有限的團聚時光變得有些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