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泰州興化的馬先生和董先生反映,興化市北郊醫院向包括他們在內的近300位債權人融資,隨后因資不抵債,欠下了一個多億的資金。為此,興化市政府成立了工作組調查解決,但是工作組介入至今已經兩年了,事情仍然處于僵局。政府介入解決至今未果,債權人的權益又該如何保障?而政府工作組是否有不作為的情況出現?
馬先生告訴記者,興化市北郊醫院的前身是一家鄉鎮衛生院,后來改制成了民營醫院。2009年,醫院法人代表戴某聘請馬先生負責醫院的財務工作,還委托他以醫院的名義向社會融資,用于歸還修建醫院新大樓的欠款。為此,馬先生自己也籌了一百多萬元借給醫院,借款期為一年,成為向北郊醫院借款的債權人。
馬先生:向社會融資里面利息有高有低,高的嘛就是5分8分的,在這種情況下它經營實際是入不敷出,甚至工人工資都沒法支付。
2010年,包括馬先生在內的向北郊醫院借款的債權人發現,醫院開始無法兌付借款和利息,于是挨個兒向法院提起訴訟,追討債務。在部分債權人提供的判決書上,記者看到,興化市人民法院判定,戴某立即償還債權人借款及利息,同時北郊醫院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法院判決生效后,馬先生等債權人曾多次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卻沒有結果。
馬先生:法院判下來的東西,現在這個案子要擱一擱,那我們就是判下來也沒用啊?對不對?
主持人:為解決此事,興化市政府在2012年5月成立了由信訪、公安、衛生等多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的工作小組,介入調查。興化市人民法院副院長張錦海介紹說,北郊醫院涉及的債權人眾多,近300名債券人各自分散起訴增加了維權成本。于是,政府決定成立工作小組,對醫院的資產和債務進行清算,然后統一處理,這樣既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也能夠很好地保護債權人的權益。
章京:不是行政干預,我們省高院過去有個強制清算的規定,企業進行破產以后,我們申請執行的案件,也通過債券申報的方式來抽查。自行清算以后,政府抽調各個部門,減少他們的費用開支,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債權人的利益。
然而,另一名債權人、曾供職于北郊醫院的董先生認為,政府工作組介入近兩年之久,卻并沒有推進事件的進程。董先生介紹說,工作組成立后接管了北郊醫院并聘用了懂醫療業務的人負責管理,按道理說每年醫院的盈利可以用來還債,但事實是至今自己沒有拿到一分錢。
董先生:每年按照道理能賺600萬左右,或者更多,快三年了,沒有看到一分錢鈔票。
更讓董先生感到不解的是,工作組的辦公地點可以選址在醫院內,卻舍近求遠租了距離醫院較遠的賓館,而租金是由醫院埋單。在董先生看來,花醫院的錢就相當于花債權人的錢。
董先生:他們工作組在離這兒3.5公里的地方租了一個房子,為什么要租?吃飯睡覺都是醫院給錢啊,就是我們債權人給啊。
隨后,記者找到了工作組在興化市泉海賓館租用的兩個標準間。記者趕到時,房門緊閉。賓館服務員拒絕透露租金。面對工作組不作為的質疑,工作組相關負責人、興化市信訪局副局長張玉凡解釋說:
張玉凡:我們找一個點,讓他們登記核實存放資料的地方,把債權人債務人找過來核實的,把整個賬冊封起來,我們是起到這個作用的。這個經費是在我們改制里面來算,但是現在都沒有算賬,等改制以后總有改制費用嘛。
記者了解到,在醫院資產拍賣遭遇尷尬的同時,債權人希望能夠通過債權人承包,或者債轉股,即把債權人利益按比例享有醫院股份等方式參與醫院經營和監督管理。
馬先生:那我們現在就需要人監管啊,我們只要有這個權利去監管,讓我們參與管理,早一點讓我們有一點收益。
考慮到眾多債權人的意愿,目前,工作組正在考慮通過債轉股等方式,讓債權人參與到醫院的管理,盡早讓債權人受益,但最終方案仍需由債權人大會通過。
興化市人民法院副院長張錦海:債轉股以后他們再發,預計三月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江蘇臺記者劉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