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確的價值觀,對一個人來說是堅不可摧的意志力,對一個民族來說是牢不可破的凝聚力,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不可匹敵的競爭力,對一種文化來說是不可抗拒的影響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筑牢人民心中的長城,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如果不能做得更多,至少要擔負起一個最必須、最簡單、最容易的責任,那就是拿起書本,陪著孩子、領著家人、帶動他人,一起讀書吧!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核心問題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在全國人民心中牢固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價值觀問題,關系到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崇尚與向往、信念與理想、前途與方向。正確的價值觀,對一個人來說是堅不可摧的意志力,對一個民族來說是牢不可破的凝聚力,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不可匹敵的競爭力,對一種文化來說是不可抗拒的影響力。
當年康熙站在長城上說,秦朝筑長城以來,歷朝不斷修理加固,但都擋不住大兵長驅直入。“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今天我們有黨的正確領導,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正在開創一個康乾盛世不可比擬的、推動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新的盛世。但是,一定要看到,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各類矛盾集中凸顯,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客觀形勢異常嚴峻。我們只有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筑牢人民心中的長城,確保國家意識形態安全,才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毋庸諱言,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現在既具有思想理論上的優勢,又面臨社會實踐中的挑戰;在我們的社會中,既處處閃現著思想道德進步的光輝,又時時忍受著價值觀念扭曲的陣痛。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在一個變革的時期,各種事物、各種社會現象往往是矛盾著的,甚至彼此是截然相反的。這是正常的,是社會進步的反映,就像人要前行一樣,總是一只腳在前、一只腳在后。在這種狀況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不是不重要了,而是更重要了。
有人說,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全社會的高度認同和自覺行動,不比奪取全國政權、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容易,甚至更難。化難為易,關鍵是要按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要求,在融入、貫穿、體現上下功夫,強“魂”健“體”、“魂”“體”統一,促進和影響全體社會成員真知、真信、真做。
要抓好三個重點人群,即領導干部、公眾人物和青少年,使他們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其中重點是要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怎樣才叫有文化?有人認為可以用四句話來表達,即根植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提高文化素質的途徑很多,最重要的是讀書。讀書改變人生,文化改變一切。
《決定》指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們都要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共同擔負起這一重大責任。如果不能做得更多,至少要擔負起一個最必須、最簡單、最容易的責任,那就是拿起書本,陪著孩子、領著家人、帶動他人,一起讀書吧!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蔣建國11月7日在省部級領導干部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建設研討班全班交流暨結業式上說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