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來重大戰略述評之七 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中國方案
每月,55元。
這是來自中央財政的新農保基礎養老金,錢不多,但它跨越了一個時代——
目前,上億農民領取養老金,幾千年來中國農民“老有所養”的愿望正在實現。
這是國力壯大的彰顯:依托國家財力的增長,才有了這項重大惠農政策。
這是執政理念的升華:“政府寧肯少上幾個項目,也要確保對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投入”,堅持把改善農村民生作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內容,才有了這樣的決心和魄力。
這是科學發展的抉擇:把“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求真務實為民生的行動。
十年堅韌求進,我們已經確立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基本構建起統籌城鄉發展的政策體系,初步搭建起統籌城鄉發展的制度框架,在統籌城鄉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十年攻堅克難,糧食產量實現歷史罕見的“九連增”,城鄉收入差距出現縮小跡象,農村呈現和諧穩定的新氣象,“三農”發展進入又一個“黃金期”。
破解城鄉發展不協調矛盾中體現出的獨特力量,讓人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方案”的思想厚度、實踐深度、人性溫度。
突破“以農言農、工業優先”——
開啟統籌城鄉發展新紀元
發展,往往來自對時代的回應,源于對矛盾的解決。
城鄉差距是當下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最大表現。
在現代化征程上跋涉,瘸著腿走不好,更走不遠。
“雖然GDP的增長、財政的增加,大部分都不來自農業,但農業不穩固、農村不發展、農民過不好,其他都是沙灘上的高樓,缺乏堅實的根基。”黨的十八大代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說。
協調發展,需要攻堅克難的勇氣,需要總攬全局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