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草根組織”、傾聽基層聲音、了解民間“疾苦”
參加11月26日那場座談會的與會代表,絕大部分是“草根”組織代表,最知民間“疾苦”。他們絕大部分是長期在民間從事公益性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士,其中幾位本身還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李克強與他們一一握手,關切他們身體、生活狀況,并叮囑他們注意保重身體,語言平實毫無“官架子”。
“民間組織、‘草根組織’了解艾滋病群體最真實的情況和最細微的訴求”、“聽聽你們的意見,會使我們的會議更有針對性”,在隨后的座談中,李克強更多地關注他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聽取他們真切訴求。
此次座談會開始前,記者聽到兩位會議工作人員小聲說:因一位艾滋患者過度緊張,他們還商量著要不要他繼續留下來參會。可李克強一進會議室,就與他們一一握手,問寒問暖,并不斷鼓勵他們“多談問題”,使原本被緊張空氣籠罩的會場,頓時變得熱烈起來,發言中幾次出現了爭搶話筒的場面。在這場回歸本義的座談會上,來自基層的聲音有了真正的表達渠道。一位參會者在會后說,自己發言內容都是臨時想的,這卻是“真正困擾我們的問題”。
在得知他們的困難后,李克強當即指示有關部門了解情況,幫助其解決困難。李克強還將他們的建議一一記錄在筆記本上,表示會認真研究考慮。國務院防艾委的一位官員會后也表示,在展現“人性關懷”時,李克強此次直接聽取來自民間的“建議”,并吸納這些建議作為今后防艾工作的重要決策參考,更多體現了相關利益群體直接參與決策的“制度關懷”。
與會者當天還注意到一個細節,李克強一一滿足了每位與會代表的發言請求。這一人性化的考慮,也使原定于隨后舉行的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全體會議被迫推遲一個多小時。外界認為,“官方會議”為“草根會議”讓路,從“人性關懷”升至“制度關懷”,折射的是將民眾“置于心中”的民生情懷。
座談的成效也隨即顯現。在當天召開的國務院防艾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上,李克強在總結講話中所談及的許多問題和事例,都取自剛剛結束的那場座談。這些民間防艾人士和患者,不僅有機會向國家防艾委員會最高領導人發出自己的聲音、傾訴自己的困難,同時,他們所傳遞的“聲音”,或將在更大程度上影響中國防艾工作未來的決策和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