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農工黨中央和13個部委局辦共同參與了霧霾污染防治工作座談會。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此次座談會的成果,是為未來霧霾污染防治的國務院相關文件“提供政策儲備”。
《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獲悉的會議資料顯示,這些“政策儲備”包括部委聯動、行政問責、產業準入、企業監管等多個方面。但受訪專家表示,當前各地頻出的大氣治污“新政”更多著眼于“軍令狀”、環境監測和末端治理,未來國家政策應當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方面下決心。
上述國家發改委人士表示,上述所有與會部委局辦人員都表態堅決貫徹中央的要求,高度關注霧霾問題,積極商討防治對策。在座談會期間,產業政策、能源政策、價格政策都涉及到發改部門,這些政策還在跟工信部門、地方政府溝通,“肯定是著眼于怎樣有利于減輕霧霾去努力”,但最終政策方向如何,還要以未來發布的文件為準。
會后還將報送書面資料供發改委統一研究決策。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司長何炳光也在座談會上表示,希望在專家座談和調研的基礎上,給中央上報關于灰霾治理的政策措施建議。
在管理、法律、規劃層面,會議建議,由于區域霧霾治理涉及眾多部門,由發改委、環保部雙牽頭,建立和完善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制定統一的工作方案,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和分工。針對目前的減排計劃都是短期的現狀,建議制定污染物減排中長期規劃,如到2030年。
農工黨中央參政議政部部長隋路對此呼吁,重點區域治理要敢于下重拳,有關地方政府必須盡快提出空氣質量改善的近期目標,實時公布監測數據,接受公眾監督,實行黨政領導行政問責。對于不能實現PM 2.5控制目標的環保模范城市,取消其稱號,對主要負責的領導干部的績效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定嚴于國家標準的產業準入政策及落后產能淘汰名錄,促使地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長期不達標的高耗能、高排放企業予以堅決關閉。
在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層面,與會者建議,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比例,實施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和重污染產業的產能控制。加強區域能源聯動,改善區域煤炭消費結構。加大生活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揚塵污染的防控力度。提高“車用汽油”和“車用柴油”的油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