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涵蓋項目不重制地標
對于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制定,國家衛生計生委在通知中也進行了規范,表示要嚴格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立項范圍。各地應當嚴格執行《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將食品及原料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適合當地監管需要的檢驗方法作為立項重點。
通知指出,食品安全地方標準不得與國家標準交叉、重復和矛盾;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已經涵蓋的食品品種的,不宜重復制定食品產品的地方標準。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計生委)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立項計劃時,應當及時征求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意見。
地標制定公布應公開透明
此前,京華時報記者跟蹤調查,農夫山泉執行的產品標準“DB33/383-2005瓶裝飲用天然水”,是由農夫山泉作為唯一一家企業代表參與制定的產品標準,標準制定不夠公開透明。
此次國家衛生計生委在通知中明確指出,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應當嚴格遵循標準制定工作程序,要以保證公眾健康為宗旨,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為依據,充分考慮地方食品特點和飲食習慣。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制定公布工作應當公開透明,征求社會各方意見并征求其他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計生委)意見。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應當經省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做到科學合理、安全可靠。在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文本的同時,還應做好標準的宣傳貫徹和解疑釋惑工作。
國家衛生計生委委托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承擔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備案具體工作和技術指導,將對符合條件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予以備案。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計生委)應依法、依程序報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備案材料。
另外,要組織對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執行情況進行跟蹤評價,收集標準執行情況、問題和建議,逐步修訂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確保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與國家標準相銜接配套。
標準的意義
標準與生活息息相關
是經濟活動和質量基礎
國家標準委副主任孫曉康曾在“中經在線訪談”中表示,作為一個標準,就是為了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的秩序,標準是經濟活動的基礎,也是質量安全的基礎。
比如我們今天從事的IT產業,這就是在一定的秩序中,在一定的行業領域中,在這個領域中我們要取得一個最佳的秩序,就是通過我們加工生產的IT產品,使這些產品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這就要達到最佳的秩序。這個秩序,在一定的范圍內,要有一個公證的機關去批準,在我們國家就需要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
孫曉康稱,對于企業和行業來講,“標準”制定出來后,最重要的是不折不扣地執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消費者的安全。近些年來,盡管許多行業都有所謂的“國家標準”,但是依然有許多問題被不斷地曝出。主要原因還在于企業在執行方面存在問題。
孫曉康表示,希望企業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加工生產,要對本企業負責,如果生產的產品不符合標準,老百姓會投訴,產品也沒有銷路。
是保證生活安全的工具
時任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房慶曾在央視的一次論壇中表示,標準有這樣幾個特征,第一個就是在一定范圍內,它獲得最佳秩序。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生活當中沒有標準,會使我們的經濟生活或者我們的工作出現混亂,所以標準強調是最佳秩序,自古就有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房慶表示,標準的第二個特點就是經協商一致。標準并不是說你說一個標準就是標準,他說一個標準就是標準,一定要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大家來協商一致,這個協商一致,我們想應該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有政府層面,有企業,有研究單位的專家,甚至還包括消費者,經大家協商一致,所能達到一個共同點的東西,這時候才能成為標準。
此外,標準是一個維護經濟秩序、保障人民生活安全非常有利的工具。比如,如何打擊市場上的假冒偽劣商品,需要有標準,當商家違反了標準,我們就能認定是假冒偽劣商品。我們現在是個法治化的國家,我們要依法進行管理,法律是規定了人們日常的一些行為準則,但最終在市場上,我們要靠標準,什么樣的是合乎法律要求的具體規定,哪些跟我們的法律是相違背的,如果標準給它規定出來之后,我們依據這個標準進行執法,所以說維護經濟秩序,保障人民生活,標準是一個非常有利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