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務業打造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在第二屆京交會暨全球服務論壇北京峰會上的演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2013年5月29日)
尊敬的拉賈帕克薩總統、姆拜尼馬拉馬總理、
謝因總統、尚達曼副總理,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北京,共同參加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暨全球服務論壇北京峰會。這次活動圍繞正在成長的服務業,力求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趨勢中促進服務貿易交流合作,擴大各國在服務領域進一步相互開放,這對于在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打造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在此,我代表中國政府對交易會和峰會的舉辦表示祝賀!向遠道而來的各位貴賓表示歡迎!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進程艱難曲折,仍存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同時,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出現新的亮點,新技術革命正在孕育,產業升級和生產要素轉移步伐加快。發達經濟體在尋求再工業化、再制造化過程中,著力保持服務業領先優勢。發展中國家在推動工業化進程中,著力彌補服務業發展不足。以研發、信息、網絡、物流等為代表的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傳統服務業在改造提升中繼續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金融服務業經歷沖擊后加快了革新步伐。服務業越來越成為各國發展和彼此合作的重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服務業持續較快發展。近年來,服務業增加值已經超過工業,服務業就業人數已經超過農業。但中國服務業依然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塊“短板”。2012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4.6%,大大低于發達國家70%以上的份額,也比同等收入水平的發展中國家低10個百分點左右;就業比重也明顯偏低。差距就是潛力,中國服務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大力發展服務業,對于我們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深化改革開放、擴大國際合作,都具有重要意義。服務業不僅日益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引領轉型發展的新引擎、新方向,也是中國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與優化升級的新引擎、新動力。
——大力發展服務業是穩增長、保就業的重大舉措。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是中國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穩增長,重點是增強國內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6000美元,達到中等收入水平。從消費結構變化規律來看,在這個階段上,人們不僅需要好的產品,而且需要好的服務,這樣才能提高生活質量。擴大內需,就是要順應這個發展規律,穩步釋放服務消費的巨大潛力,為經濟增長也為民生改善提供支撐。穩增長說到底是為了保就業,各國發展經驗表明,服務業是最大的就業“容納器”。中國作為人口大國,農業要現代化,工業要信息化,新增就業主要靠服務業吸納。因此,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培育服務消費熱點,改善服務消費環境,能夠實現有就業、惠民生的發展。
——大力發展服務業是調結構、促轉型的戰略選擇。服務業發達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現在中國一般工業產品供應充足,一些行業還存在嚴重產能過剩現象,而服務業許多領域卻供不應求。發展服務業,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給,深化社會化專業分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服務業還具有資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的特點,它的發展與傳統產業改造相結合,有利于緩解能源資源和環境壓力、培育節能環保產業和綠色循環經濟,因而有利于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特別是以服務業為依托的信息網絡技術等現代科技進步,推動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孕育與發展,帶動著整個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業態創新。所以,發展服務業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主要方向之一,可以促進產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能夠實現更環保、可持續的發展。
——大力發展服務業是推進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從中國國情出發,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協調推進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而“新四化”與服務業密不可分。推進工業化既要做強工業也要擴大服務業,發展先進制造業需要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通過財稅支持、股權激勵等多種措施,強化研發設計、市場營銷等服務環節,這會給產品結構優化、質量改善和價值提升帶來放大效應。信息化本身就以服務業為載體,服務業壯大也有利于信息技術的廣泛推廣應用,可以拓展以信息消費為代表的新型服務消費。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人口在空間上的集聚,既創造服務,也需要服務,包括需要發展服務業為產業和就業提供支撐,需要增強城市交通、流通、環保等服務功能和承載能力,需要加強科教文衛、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推進農業現代化,也需要完善農技農機等農業生產服務和農村生活服務。加快發展服務業,可以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能夠實現更全面、更協調的發展。
——大力發展服務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中國服務業發展滯后,有認識上的問題、結構方面的原因,但主要還是體制機制的制約。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最大限度地依法依規為服務業發展“松綁”,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為服務業發展增添動力、活力和創造力。服務業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目前我國服務業企業大多是混合所有制企業、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它們是活躍市場經濟的主要力量,也是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沒有健全的服務業,就沒有統一開放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進一步發展服務業,有利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能夠實現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發展。
總之,中國將把發展服務業作為打造經濟“升級版”的戰略舉措,作為推進“新四化”的重要方面,作為釋放“改革紅利”的重要突破口,以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為取向,堅持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并舉,堅持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并舉,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為此,中國政府已經并將繼續采取一系列舉措。我們將進一步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增加服務業投入,加強服務業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深化服務業領域各項改革,增強各類服務業企業活力,落實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等,努力為服務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不斷拓展服務業發展的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