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中國抗戰類博物(紀念)館還廣泛參與了以館際合作、學術交流、互辦展覽為主要形式的廣泛國際和平交流活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先后在美國舊金山、俄羅斯莫斯科、丹麥奧胡斯、菲律賓馬尼拉和日本東京、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國外30多個城市舉辦過展覽,組織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赴日本各地參加證言集會,在日本法院起訴日本右翼學者侵害幸存者李秀英、夏淑琴的名譽侵權訴訟,組織專家學者先后在美國、德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等,維護歷史真相,傳播歷史記憶。該館還從1994年起,每年12月13日舉辦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暨國際和平集會,宣讀和平宣言,放飛和平鴿、撞響和平大鐘,并先后邀請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俄羅斯衛國戰爭紀念館、韓國4·3慘案紀念館、日本立命館大學和平博物館、日本長崎岡正志和平資料館等國際性紀念館館長來南京,共同舉辦展覽和學術研討會。該館先后接待過美國前總統卡特、韓國前總理姜英勛、澳大利亞參議長瑪格麗特·里德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海部俊樹、鳩山由紀夫等多名外國政要。該館建館28年來,日本日中協會組織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獻植訪華團,于每年清明前來南京植樹,稱之“綠的贖罪”;日本“把亞洲日本侵略戰爭受害者銘刻在心之會”、“神戶與南京心連心會”、“長崎中日友好希望之翼”訪華團等和平組織,于每年8月15日來南京,舉行反侵略戰爭國際和平集會;日本東鐵路工會、紫金草合唱團、東本愿寺、妙心寺、云祥寺等民間團體,于每年12月13日前后來南京,參加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系列活動,年年如此,從未間斷,形成了一條獨特的和平交流渠道。在該館保存的100多本中外觀眾留言集中,許多觀眾的留言十分深刻感人。美國前總統杰米·卡特題詞寫道:“這里是世界各國憎惡戰爭與渴望和平的最佳詮釋”。
許多來自日本的觀眾也紛紛留下觀后感言。1985年8月15日開館的第一天,日本日中勞動者交流協會參觀吊慰團在留言簿上寫道:“我們對1931、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深表反省,由衷謝罪,深切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并為之祈求冥福”。日本全電通大阪東支部友好訪華團于1988年11月4日參觀該館后來函稱:“我們震驚于這些鐵證如山的事實,為避免再次發生戰爭,發誓將侵略事實廣傳于眾”。日本長崎大學教授高實康稔2013年12月13日參觀該館后說:“南京大屠殺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這里所有的歷史照片都讓我震驚。以前,在日本國內主要聽到的是日本在戰爭中受到傷害的情況,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知道日本是二戰加害者是必須的,更重要的是知道日本曾經對中國人民犯下非常殘忍的罪行”。
針對日本右翼勢力不斷掀起篡改、抹殺侵華史的逆流濁浪,中國抗戰類博物(紀念)館積極有效地開展民間外交和國際輿論斗爭。針對日本扶桑社出版2001年版的右翼教科書,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上海師范大學等一批專家,2002年從南京開始,先后在北京、東京、首爾等10個城市召開10次研討會,于2005年在中韓日三國、用中韓日三種文字、由中韓日三國學者共同出版了《東亞三國近代史》,成為戰后第一本由中日韓共同編撰的歷史教科書。北京、上海、南京、沈陽、長春等許多抗戰類博物(紀念)館還紛紛舉辦專題展覽、出版史料書籍,對日方在歷史問題上的錯誤行徑給予有力批駁和回擊。去年9月3日,國內6家抗戰類博物(紀念)館館長聚集在盧溝橋畔,共同發表了題為《正視歷史面向未來》的聯合聲明。
去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悍然參拜靖國神社,這是對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公然挑釁,是對歷史正義和人類良知的粗暴踐踏,其倒行逆施已經遭到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強烈譴責。中國人民不可侮,亞洲人民和世界人民不可欺。我們強烈敦促日本領導人認真傾聽國際社會的正義呼聲,承認錯誤,改弦更張。我們呼吁國際社會對日本的危險走向保持警惕,共同維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和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戰后國際秩序,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朱成山 作者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