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由9所中國具有理工特色的重點綜合性大學組成的“卓越大學聯盟”和13所法國最好的理工科大學組成的法國綜合理工學院聯盟在天津大學簽署了學術合作諒解備忘錄,旨在進一步加強兩國工程師教育方面的合作,培養更多的應用工程師。
據悉,未來“卓越聯盟”成員高校的理工科碩士生畢業后不僅可得到所在高校的碩士學位,還有望獲得法國工程師職銜委員會(CTI)認定的工程師文憑。
近年來,中法高校工程師教育交流日益頻繁,各種形式的合作不斷,但合作模式多是一對一的,即更多集中在學校對學校的層面。從長遠角度看,這種合作模式有一定局限性,限制了更多可能的合作機會和潛力。
本次簽署備忘錄標志著中法工程師教育的合作進入了更高層次,打破了一對一模式,升級為聯盟間的合作,使成員高校更方便、有效地進行資源調度,實現資源共享,同時也利于聯盟內部形成共識,統一政策,從而有力保障合作的開展。
根據該諒解備忘錄約定,兩聯盟成員將在工程人才培養、師資交換、科研合作等領域開展全面的跨國合作,不僅將為成員高校的學生提供雙學位項目,支持伙伴院校的師生交流學訪,還將在科研合作、學生實習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
法國南特綜合理工學院校長、法國綜合理工學院聯盟輪值主席Rene Le Gall表示,卓越聯盟與法國綜合理工學院聯盟擁有類似的學科特長,均致力培養卓越工程人才。本次簽署的協議是互惠雙方的雙邊協議,不僅有利于兩國的工程人才培養,還將是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工程師職業的有益探索。
天津大學校長李家俊在簽約儀式上說,兩聯盟的此次攜手將合作領域從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拓展至科學研究、國際文化交流的更高層面,構建起更廣闊的中法工程教育合作平臺,希望通過此次合作為兩國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工程教育,為兩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力、人力保障。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歐洲處處長楊曉春說,近年來中法兩國在工程人才培養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法國在工程師培養方面的有益經驗為中國提升工程人才培養水平起到了一定的借鑒作用。他希望兩聯盟的“強強聯合”,能夠對進一步探索中法工程人才培養合作的新模式、新方法起到幫助,使中法高校間建立更加堅實的合作聯盟,進而推動中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繼續向前發展。(李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