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2012新疆名優特及精深加工農產品上海展示會上,我區特色農產品簽約金額達到130億元,取得了又一個好成績。這個連續舉辦四屆的展示會,在推動新疆特色農產品走進華東市場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一直以來,由于商貿物流業發展緩慢,加之遠離市場中心,新疆質優價廉的農產品時常存在“賣難”問題。隨著這幾年新疆農產品市場開拓與外銷平臺建設的不斷深入,新疆瓜果、棉花、畜禽等特色農產品及其精深加工產品開始穩步進入國內外大市場。
自治區黨委副秘書長、農辦主任代寧祥說,目前,我區農產品外銷及市場開拓工作已完成第一階段“走出去”的任務,在市場戰略布局、外銷平臺建設、營銷模式創新、品牌創建保護、各級組織動員等方面取得實效,已經初步建立了以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為中心的特色農產品外銷平臺。
打造四大展銷平臺
進入11月份,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廣州)交易會、新疆特色農產品武漢展銷會將分別舉辦,它們和新疆名優特及精深加工農產品上海展示會構成了我區面向國內、國際市場舉辦的四大農產品交易會和展銷平臺。
其中,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由自治區農業廳負責,已經連續舉辦兩屆,在農業部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展會規模不斷擴大,簽約額逐年增加,充分展示和推介了一批新疆農業龍頭企業和特色農產品,為開拓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市場打下了良好基礎;而由自治區農業產業化發展局負責的新疆名優特及精深加工農產品(上海)展示會,四年累計簽約530億元,為開拓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市場建立了穩定的銷售渠道;由自治區林業廳負責的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廣州)交易會,也為新疆農產品進入華南地區、港澳臺地區和東南亞市場提供了新的外銷平臺;由自治區黨委農辦負責的新疆特色農產品武漢展銷會,則側重于開拓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市場。
此外,自治區商務廳也正在上海、北京、天津、義烏四地打造“疆果東送”產銷鏈條, 組織農產品骨干企業進入區內外大型流通企業,促進農產品產銷一體化。自治區畜牧廳、自治區供銷社也在為解決新疆農產品“賣難”“買貴”問題,積極開拓成都、吉林等國內市場。
自治區農業產業化發展局黨組書記張偉說,我們剛剛在上海成立了新疆農副產品華東市場開拓辦公室,負責收集、整理、預測、分析華東地區市場信息等工作,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深入拓展華東地區農產品市場和外銷。
建立多家直銷網點
作為一家集生產、加工、銷售、倉儲于一體的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依托在全疆六地州建立的示范加工基地和全國營銷網絡模式,積極帶動新疆特色農產品穩定走向內地市場。去年物流經營總量達到40多萬噸,實現收入9.6億元。
目前,新疆果業集團通過與自治區相關部門合作,共建、托管了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春六地的新疆特色農產品展示直銷中心,形成了覆蓋華北、華東、華南、東北、西南、華中六大經濟區的新疆特色農產品市場銷售網絡體系。同時建成物流配送分中心3個、專賣店75個、專柜187個。
新疆果業集團總經理助理蘇俊秀說,目前,通過統一的經營管理,我們不僅提升了新疆特色林果產品經營的產業化和品牌化,同時還實現了中心城市48小時快捷物流配送的營銷網絡,保證了新疆特色林果產品的質量。
“十二五”期間,新疆果業集團還將打造基地建設、加工、儲藏保鮮、物流配送等一體化現代林果業產業鏈和市場開拓體系,實現農副產品物流交易總量超過150萬噸,交易額達50億元,帶動農戶20萬戶的目標。
新疆三海保鮮園有限責任公司、伊犁天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新疆農業龍頭企業,已均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直銷點,將產品直銷至內地各大城市。目前,僅在上海及周邊市場已有120多個新疆農產品銷售終端,年銷售量達8300多噸。
構建立體銷售模式
除實體物流配送銷售,我區還在積極打造新疆農產品電子商務外銷平臺,加快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和“走出去”戰略。
自2010年創建第一家林果業電子商務平臺后,去年9月,新疆果業集團又成立了新疆果業大唐絲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按照“線下+線上”的立體組合模式,搭建新疆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該平臺在新疆果業集團三大展銷中心和實體物流配送網絡的支持、配合下,線上與線下采取無縫對接,實現了全國一級城市干鮮果產品次日達的快捷物流配送目標。
到去年12月,新疆果業大唐絲路電子商務公司從業人員達150多人,其電子商務日均銷售額達到20多萬元,穩居新疆特色農林產品電子商務銷售額第一名,位列全國零食、特產電子商務銷售前三。由于其影響力日益提高,京東商城、淘寶、阿里巴巴等多家網站將其新疆特產電子商務平臺授權新疆果業大唐絲路電子商務公司運營。
新疆果業集團副總經理張豫說,去年,我們的網上交易總額是5000多萬元,今年電子商務平臺林果產品交易總額有望突破1億元。
代寧祥說,當前,新疆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正處在由基地建設向市場開拓轉型。今后,我區將不斷完善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實現農產品網上交易,推動農產品營銷模式的全面創新。
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我區將力爭用3年至5年時間,在外銷平臺建設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到2020年,全面進入華北、華東、華南、東北國內市場以及中亞、西亞、東南亞、歐美等國際市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