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蘇市各級住村工作組,通過走訪、普法、文化、科技“四輛直通車”,推進“去極端化”工作深入開展。
“走訪”直通車,建立民情臺賬。一是各級工作組積極配合村“兩委”,落實“三位一體”工作機制,通過重點摸排、分類調查、仔細梳理,挨家挨戶走訪,做到“四知四清四掌握”。二是為每戶村民登記造冊,建立信息臺賬,錄入電子數據庫,并隨時掌握重點人員親屬動態,建立扶貧攻堅臺賬,及時開展精準扶貧。三是落實少數民族住村干部聯系清真寺制度,推進“三聯四同步”工作法。加強出租房屋、流動人員、無業青年管理,及時掌握社情輿論、化解矛盾糾紛,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目前,各級工作組建立村民臺賬123冊、精準扶貧“一戶一策”臺賬1497戶冊,聯系清真寺553個。
“普法”直通車,增強法律意識。住村工作組協同村“兩委”,開展多種普法活動,增強群眾法律意識,并發動各族群眾,主動檢舉揭發違法犯罪線索,抵御宗教極端思想滲透。一是法律講座進校園,向青少年群體講述非法宗教活動和宗教極端思想的罪惡本質。二是法律法規進村組。在農閑時節,組織村民定期學習《自治區民族團結教育條例》、《自治區宗教事務管理條例》、“一反兩講”等,深刻揭露極端宗教本質。三是法律知識進田間。為村民講解《勞動合同法》、《土地承包法》、《勞動者權益保護法》等,增強維權意識。四是法律服務弱勢群體。通過送資料、講法制、舉實例等方式,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農民工等弱勢群體進行普法教育,增強抵御宗教極端思想能力,并發揮法律援助工作站和人民調解員作用,及時為其提供法律援助。
“文化”直通車,豐富群眾生活。一是住村工作組積極協調項目資金,完善村級文化大禮堂、村民圖書室設施,建立健全文化活動制度,安排專人負責。二是開設民族團結微課堂、“雙語”小課堂,成立“戶戶通”維修隊,發放“美麗女性·幸福家庭”等叢書,確保戶戶有電視看、人人有圖書讀,潛移默化中提高群眾國語水平及科學文化素質。三是在重大節日,組織歌舞、小品、時裝秀、拔河、斗雞、籃球賽等文體活動,并定期開展座談會、茶話會。目前,全市共開展文化活動420場次,組織茶話會320余次,發放現代文化類圖書12萬本。
“科技”直通車,提高致富本領。一是送村民科技“大禮包”。工作組協調相關單位,邀請林果業專家,指導果農科學化管理果園,并爭取幫扶資金,簽訂科技幫扶協議,通過發放“扶貧羊”、“扶貧雞”、開展養殖技術培訓等方法,幫助村民實現規模化、科技化養殖。二是送青年就業“大禮包”。帶領有就業意愿村民到電商產業園、現代化服裝廠等地參觀學習,指導他們開網店、超市、飯店、縫紉店等創業。開辦維修、建筑砌墻、刺繡、西式面點等技能培訓,鼓勵村民就業。目前,全市共組織就業培訓60班次,幫助300余村民就業、23名村民創業。三是送學生科普“大禮包”。邀請科普志愿者,將智能交互、3D未來技術、機器人表演、3D火焰、“人造太陽”、未來能源動態演示等搬進鄉村課堂。建設科普畫廊,將地震避險、防火常識、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等科普知識,圖文并茂展現,滿足群眾科普知識需求。(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毛衛華)